基于低碳减排的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 产业结构 低碳减排 优化 出处:《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2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山东省由于产业结构偏重于能源消耗较高的第二产业,因此碳排放量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给能源的供给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压力。该研究从实际数据角度描述了山东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数量、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山东省低碳减排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Abstract]:Becaus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focused o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which has higher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at a higher rate.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quantity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tual data. On this basis,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carbon emiss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discussed,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low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山东省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J14WF69)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庆堂;高洁;王传荣;刘旭宁;郝海波;;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合理布局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03期
2 刘晶;;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年01期
3 徐成龙;任建兰;巩灿娟;;产业结构调整对山东省碳排放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世坤;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王韶华;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文慧;基于低碳减排的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妍;刘侨博;韩晓盈;李爽;;黑龙江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年05期
2 黄世坤;邓小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问题与完善路径[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渠春霞;;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对山东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年32期
4 李孔燕;周闯;;资源富集地区节能减排形势分析与科技对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4年06期
5 周鹏飞;耿t;;沿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5年06期
6 赵秀娟;张捷;;基于绿色索洛模型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影响——以广东省为例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5年03期
7 吴常艳;黄贤金;揣小伟;徐国良;於冉;李丽;;基于EIO-LCA的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4期
8 许亚斌;李兰英;周子贵;张勇;黄玉洁;;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及低碳政策选择[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9 曹治;;浅析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5年2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仁寿;广东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唐滢;碳关税对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4年
2 冯艳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预测[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姜欣博;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4 臧晓娟;中国区域低碳经济集成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
5 王琳;基于内外生变量机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武珊珊;基于人地关系压力指数的山东省可持续性评估与预测[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娜;顾凯平;;中国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2 耿殿明;刘佳翔;;基于时序DEA的山东省循环经济效率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张景华;;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5期
4 宋帮英;苏方林;;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GWR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04期
5 牛鸿蕾;江可申;;产业结构调整的低碳效应测度——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6 何建坤;;“低碳经济”之路任重道远[J];中国科技投资;2010年08期
7 胡玉莹;;中国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增长[J];当代财经;2010年02期
8 段红霞;;低碳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9 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10 霍宗杰;周彩云;;我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潘家华 庄贵阳 陈迎 吴向阳;[N];中国环境报;2006年
2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N];光明日报;2009年
3 李禾;[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广月;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起静;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J];经济师;2000年05期
2 郭国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J];经济师;2000年10期
3 侯志阳,戴双兴;城乡居民二元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企业经济;2001年08期
4 何为;浅论调整产业结构[J];企业经济;2001年12期
5 贝瑜;试论山西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滕月;产业结构升级既要“抓大”又要“扶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7 周叔莲,王伟光;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11期
8 周勤;“藕”状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张茜;我国产业结构如何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J];经济与管理;2001年09期
10 朱应皋,吴美华;西部产业结构再调整的政策支持[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少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广西产业结构的调整[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2 王晶;;一种基于需求的产业结构优化控制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孙利杰;;廊坊市加强“两个环境”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冯铖;;“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发展廊坊特色经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丛苓;;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企业领导者影响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A];“基于京津高端产业环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优化产业结构”研究——第七届“环首都·沿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张立群;邓晶;;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测算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邱英汉;;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知识化转换中的政府职能探析[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何诚颖;;市场经济下产业结构的调整[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10 赵彦云;程红莉;付文静;;首都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基于与韩国、日本的比较[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严明;如何调整好产业结构[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记者 阎锐;转变观念 推进水果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N];河北日报;2000年
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N];河北日报;2005年
4 李悦;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经济日报;2005年
5 李日;产业结构:山西上市公司分析[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王晓荣 兰昆琴;伊旗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7 田学斌 梁彦洲;我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8 王晴;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N];江阴日报;2006年
9 记者 马赛;上海产业结构要围着“四个中心”转[N];联合时报;2007年
10 丁力;通过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2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汪朝阳;对外开放与产业结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江洪;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尚慧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雪松;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7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开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9 曹亚军;服务业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宋文;广西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廖荣俊;基于信息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成;延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D];延边大学;2001年
5 牟力波;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王元颖;制度创新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新征;浙江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史玉杰;利润率诱导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雪娇;基于金融支持的辽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崔志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5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505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