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趋向——兼论“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本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京津冀 长江经济带 区域协同发展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区域协同发展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趋向。统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三大支撑带"的战略组合,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将原有的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有效地连接起来,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以"一带一路"为引领,"三大支撑带"互联互通为重点,通过国家级新区建设形成有效发展增长极,从点到线到面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Abstract]: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a new trend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strategic combination of "Belt and Road", "Beijing-Tianjin-Hebei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nd "three major supporting zones", such as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carried out as a whole. Forming a vertical horizontal economic axial belt dominated by the economic belt along the river along the coast, effectively connecting the original "four major plates" east, middle, west and northeast to expand the new space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Belt and Road" and the "three supporting belts" interconnection,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poles are form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reas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elements are molded in an orderly and free flow from point to line to surface, and the main function constraints are effective. Basic public service equalit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n carry a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86)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5-GM-103)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4YB020)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长江经济带将形成四大产业圈[J];中国矿业;2001年04期
2 李靖,谷人旭;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3 徐长乐;殷为华;;推进“长江战略”实现长江经济带统筹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1期
4 张明修;;壮大“长江经济带” 促进湖北振兴崛起[J];世纪行;2005年04期
5 杨洁;张霄飞;;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富有活力的长江经济带[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6 王茂林;;聚焦长江经济带[J];中国报道;2006年11期
7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把赤壁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J];政策;2010年02期
9 阿达;;重庆:长江的崛起之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Z3期
10 戴雄武;蔡述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密集产业区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7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杨洁;;21世纪长江经济带前景展望[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10 王茂林;;把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阶段——在2006中国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梅云雄;加快沿江开发 打造长江经济带[N];三峡日报;2009年
2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杨明杏;我省将完善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N];湖北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吴芳兰;“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再掀高潮[N];上海证券报;2009年
4 朱旭东 徐旭忠 田建军;长江经济带:“龙头龙身龙尾”有待协调舞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5 记者 吴生锋;共同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N];扬州日报;2012年
6 首席记者 沈念;舞活湖南长江经济带“龙头”[N];岳阳日报;2013年
7 记者 黄俊华 张磊 张爱虎;专家在汉纵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8 杨洁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创新驱动美丽长江经济带[N];人民长江报;2013年
9 记者 黄俊华 张进;推动壮腰工程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孙春芳;长江经济带陆路大通道形成在即[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伟;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志达;“长江经济带”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区域性传递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3 胡尧;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4 吴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差异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5 陈国斌;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6 任以胜;空间集聚、溢出效应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7 吴翔天;产业价值链本土创新与产业升级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8 汪静;长江经济带FDI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9 肖城;长江经济带航运中心建设对开放型经济的层次推进作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罗丹;创新驱动与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53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55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