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部六省专利实施许可网络研究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战略 切入点:专利实施许可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新机遇。为制定和优化中部地区跨域技术扩散政策,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2015年度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实施许可备案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专利许可整体网络、跨区域专利许可网络、四大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节点城市专利许可网络结构特征和技术类型。研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中部六省在整体网络中处于次边缘层向次中心层过渡位置、地域结构与"一带一路"战略目标不匹配、自主创新示范区节点城市的技术扩散引领辐射作用不足。据此,提出了构建中部六省技术帮扶联盟增强科技扶贫力度、发挥区位优势搭建跨域技术扩散中介桥梁、优化示范区技术扩散评估和激励政策以及发挥技术比较优势等建议。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in the central region. In order to formulate and optimize the cross-reg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policy in the central regi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Based on the record data of pat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in 2015,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verall network of patent licensing and the cross-regional patent licensing network.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cal types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node city patent license in the four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s. The research found the following problems: the central six provinces are in the transition position from the sub-marginal layer to the sub-central layer in the overall network. The regional structure does not match the strategic goal of Belt and Road, and the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radiation function of the node cities i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area is insufficient.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six central provinces' technical help alliance to strengthen the aid-the-poor degr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location to build cross-domain technology diffusion intermediary bridge, optimize the technology diffusion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policy in demonstration area,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technology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瑞禹;何志明;范如国;;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3期
2 陈兆荣;;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姚林香;黄菊萍;;中部六省科技投入与创新能力比较[J];改革;2014年06期
4 黄科舫;向秦;何施;;基于DEA模型的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6期
5 张杨;张亚斌;冯迪;;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6 汪晓梦;;我国中部六省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监测的实证分析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13年05期
7 胡凯;毛定文;蔡波;;中部六省科技创新绩效评价[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彭佑元;孙国辉;石薛桥;;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与经济;2011年02期
9 李红波;翟益群;;基于DEA方法的中部六省科技创新绩效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04期
10 陈运平;陈林心;;我国中部六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建新;中国中部六省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比较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剑尘;王从东;;输入与反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安徽省属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的促进——以安徽理工大学为切入点[J];中国科学基金;2017年03期
2 孙志红;吴悦;;财政投入、银行信贷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空间GWR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4期
3 宋澜;戚云龙;李敏思;;“一带一路”战略下中部六省专利实施许可网络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年14期
4 吴丹;胡晶;李雪;;北京市科技资源投入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7年02期
5 陈传宾;周秀玲;孟磊;;基于DEA模型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效率分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6 李飞;张静文;刘慧敏;;基于ANP的国防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7 何意雄;;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基于E-TOPSIS法的动态激励模型[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3期
8 毛良虎;姜莹;;长江经济带省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空间关联格局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21期
9 卢忠阳;;基于突变级数的县域竞争力评价研究——以衡水十县为例[J];商;2016年21期
10 柳瑞禹;何志明;范如国;;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凤;贵州省贫困发生率面板数据统计分析[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2 朱忆;多因子对冲模型的构建[D];复旦大学;2014年
3 严鑫;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刘承宇;基于人力资本和能源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的省际比较[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胡振宇;工业污染与技术进步的EKC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华;张玉蓉;;高技术产业R&D投入现状及影响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5年10期
2 程萍;赵玉林;;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黄科舫;向秦;何施;;基于DEA模型的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6期
4 王宗军;臧晓娟;杨娴雅;;基于改进熵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J];技术经济;2013年06期
5 关晓斌;张豫;;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年02期
6 毛学峰;刘冬梅;;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与农业科技创新波及[J];改革;2012年02期
7 胡凯;;企业R&D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仵凤清;樊燕甫;;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8期
9 池仁勇;孙浩;;不同专利申请动机下企业R&D效率研究——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技术经济;2011年08期
10 谷新辉;;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虎;技术进步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D];西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黄鑫;四川大力推进专利实施与产业化[N];经济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564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56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