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基于规模和周期视角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05:11

  本文选题:虚拟经济 切入点:实体经济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08期


【摘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典型化"特征之一,中国经济同样面临"脱实向虚"问题。基于GVAR模型,使用1992—2016年全球主要代表性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在经济全球化框架下,从规模和周期两个层面重点检验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规模水平还是周期波动层面,均存在虚实背离特征;规模水平层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冲击反应具有惰性,对自身冲击反应更灵敏,对实体经济具有"挤出效应";周期波动层面,仅存在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短期先导性,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背离事实;在虚实背离之下,价格型货币政策能长期抑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趋势性背离。这些分析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三大结构性失衡,给予了详实的实证研究支撑。
[Abstract]:The deviation between virtu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has become one of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nd China's economy is also facing the problem of "unreality". Based on GVAR model, Using 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data from key glob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92-2016,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both scale level and periodic fluctuation level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reality deviation, scale level level, scale level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scale level and cycle fluctuation. The virtual economy is inert to the real economy shock response, more sensitive to its own impact response, and has "crowding out effect" on the real economy. The nonlinear Granger causality test further verifies the fact of deviation; The price-based monetary policy can restrain the trend deviation between the virtual economy and the real economy for a long time. These analyses support the three structural imbalances in the new normal state of China's economy as pointed out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C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3279和7167119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燕;香港经济发展特征综述[J];嘉应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2 雷兴长,李俊霞;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发展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3 王晓梅;;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特征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4期

4 赵温强;;浅析仁怀经济发展特征[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年06期

5 陈永奇;沿海八省市经济发展特征变化的比较[J];上海统计;1999年05期

6 张珍花,路正南;论知识经济下经济安全评估及策略[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郝思军;杭许辉;;江苏沿江八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特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07期

8 李晓江,王缉宪;航空港地区经济发展特征[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02期

9 丁兴烁;苏浙粤民营经济GDP估算与比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李辉;阚兴龙;;澳门回归后经济发展特征研究[J];江苏商论;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宓世衡;;佛得角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王金海邋刘文宁;两字之变:体现经济发展特征[N];工人日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审时度势 坚定信心[N];新华日报;2013年

3 记者 才让本;努力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N];海南报;2014年

4 刘辉 本报记者 杨丽娟;中山区总部经济乘“东风”[N];辽宁日报;2006年

5 马积生;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特征与市场经济地位[N];中国企业报;2004年

6 李国新;产业格局大调整的新命题[N];中山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6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66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5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