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制强度、影子经济与污染排放
本文选题:影子经济 切入点:环境规制 出处:《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年11期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影子经济构建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污染排放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探讨存在影子经济的情况下,环境规制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并运用普通面板和考虑污染溢出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中国环境规制强度、影子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会直接影响企业污染排放,同时规制强度的增加会扩大影子经济的产出规模从而间接增加污染排放。对中国的实证分析也支持这一理论结论,中国环境规制对污染的直接影响为负,环境规制通过影子经济规模对污染的间接影响为正。总体而言,环境规制对中国污染的总体净影响在2001年之后表现为正,说明现行环境规制未能有效遏制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从区域层面来看,环境规制正向净影响的区域呈现空间聚集,其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南部和西北地区等三大区域。
[Abstract]:By introducing shadow economy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shadow economy on pollution emission,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pollution emis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hadow economy. Using ordinary panel and spatial panel model considering pollution spillover, the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ensity and shadow economy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tens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pollution emissions of enterpri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 of regulation intensity will expand the output scale of shadow economy and indirectly increase the pollution emiss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 also suppor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direct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pollution in China is negative. The indirec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pollution through shadow economy scale is positive. In general, the overall net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pollution in China is positive after 2001. It shows that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an not effectively curb the worsen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t the regional level, the positive net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North China. East China region south and northwest region and so on three big regions.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14XJL012) 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研究”(JBK120506)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四川构建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研究”(SC14A003)
【分类号】:F124;X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万山;对我国环境规制主体制度优化的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04期
2 陈宇学;;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J];资源再生;2008年11期
3 尹显萍;;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以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4 王爱兰;;论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波特假设”理论验证的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5 郭庆;;环境规制中的规制俘获与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9年02期
6 郭庆;;世界各国环境规制的演进与启示[J];东岳论丛;2009年06期
7 刘研华;王宏志;;我国环境规制效率的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9年11期
8 赵玉民;朱方明;贺立龙;;环境规制的界定、分类与演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9 薛伟贤;刘静;;环境规制及其在中国的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10 叶祥松;彭良燕;;我国环境规制的规制效率研究——基于1999—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J];经济学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奥野利文;;日本の环境规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林霞;吴献金;;湖南省环境规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协整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3 叶祥松;;不同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999-2008年的实证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岭;;环境规制、公众参与和环境污染治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2期[C];2008年
6 肖鹏;胡许萍;;环境规制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海尔的探索性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案例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叶元煦;汪涛;韩威;;大国区域间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傅京燕;李丽莎;江榕;;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对波特假说的检验——以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开展节能减排为例[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Z,
本文编号:1682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68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