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协同的类型与运行方式——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协同为例
本文选题:产业协同 切入点:区域经济 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区域产业协同在引导产业要素横向转移和纵向转型,实现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价值链整合产业布局、以整体效应规范产业有序发展的目标上具有重要作用。区域产业协同本质上是各行政区内的产业部门在空间结构、产业链分布、产业政策与市场规则等方面形成的同质对接和共融,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为载体整合创新资源展开协同创新与协同制造,以共同利益为导向创造整体竞争优势。从不同视角来审视区域产业协同,在产业的发展环境方面可区分为政策规划协同、分工布局协同、产能需求协同和产业创新协同;在产业链联结的方式方面,可区分为垂直型产业协同、水平型产业协同和交错型产业协同;从协同的驱动力角度,可区分为政府主导型产业协同和市场牵引型产业协同。区域产业协同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传导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研究区域产业协同的类型与运行方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Abstract]:Regional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the horizontal transfer and vertical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elements, realiz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y driven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he industrial layout with value chain, and standardizing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with the overall effect.Regional industrial synergy is essentially the homogeneity and integration of the industrial departments in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in terms of spatial 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industrial chains,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market rules, so as to enable enterpris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grate innovative resources to carry ou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to creat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advantage guided by common interests.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regional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policy planning coordination, division of labor coordination, productivity demand coordination and industrial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t can be divided into vertical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horizontal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staggered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riving force of synergy, it can be divided into government-led industrial coordination and market-oriented industrial coordination.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industry coordination includes power mechanism, transmiss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guarantee mechanism.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study the types and operation mode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cooperation for the deep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海成;;智能制造工程驱动工业创新发展[J];机器人产业;2016年05期
2 陈永正;;马克思的生产工具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3 汪亚青;张明之;;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产业竞争优势转型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18期
4 孙金秀;孙敬水;;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机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5 李毅;;制造业在日本经济复苏中的角色探讨[J];日本学刊;2015年03期
6 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7 张明之;梁洪基;;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产业控制力——基于世界财富分配权控制方式变迁的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年01期
8 张颢瀚;;区域一体化转型与融合体制建设研究——以长三角一体化为例[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明;刘阳阳;;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中国通货膨胀的时变影响及结构性冲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7年04期
2 施文鑫;魏后凯;赵勇;;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策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林楠;;我国区域经济优化重塑发展趋势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06期
4 张良悦;刘东;;中国转型发展中农民退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03期
5 李金华;;新工业革命行动计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现实与路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6 彭雨;;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教学建议分析[J];林区教学;2017年04期
7 刘立丰;;论广告研究中的“泛广告”问题[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7年02期
8 张明之;;区域产业协同的类型与运行方式——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协同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9 娄丛;黄锦隆;;“数千年大变局”与工业革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04期
10 陈改改;张莉;;中原经济区经济随机趋同性及空间演变[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加里·格里菲;李俊求;宋阳旨;;世界为何突然关注全球供应链[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12期
2 陈永正;;论当代生产工具[J];理论与改革;2014年06期
3 许正;钮菊生;;中国—东南亚经济合作的战略价值及路径构建[J];求索;2014年07期
4 唐正东;;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复杂化——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学术意义[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车玉玲;;超越资本与空间生产的历史限度[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孙金秀;林晓炜;;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陈永正;;论当代活劳动形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8 陈永正;;信息时代的劳动之我见——兼评非物质劳动思想[J];桂海论丛;2013年05期
9 程贵孙;芮明杰;;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新进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08期
10 颜晓峰;;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方式变革[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立岗;田家林;陈月梅;;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年15期
2 ;江苏省首批23家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获确认[J];江苏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3 杨景祥;田艳;梁义科;左熠;;产业协同 “三力”强省[J];经济论坛;2008年13期
4 郑文智;叶民强;;基于投入产出的福建省鞋服产业协同水平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彭志忠;;县域经济产业协同成熟度分析与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杨洁;;区域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4期
7 王云平;王昌林;;三次产业协同驱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和政策建议[J];改革;2008年10期
8 安世银;;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12期
9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J];云南支部生活;2008年03期
10 丁兆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J];财会研究;2012年1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申;京津冀产业协同:打破“一亩三分地”[N];中华建筑报;2014年
2 西安市统筹办经济处 执笔 沈允平 毛一斌 王伟峰;如何依托开发区带动模式实现产业协同[N];西安日报;2012年
3 记者 李云波;加强产业协同 打造桂北经济强县[N];桂林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李正豪;京津冀产业协同思路初定 污染项目迁往冀中南[N];中国经营报;2014年
5 ;推动产业协同迈进[N];珠海特区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周源;让科技创新为长春经济安上新引擎[N];长春日报;2014年
7 通讯员 刘申 记者 解丽达;京津冀台办签署推进协同发展框架协议[N];河北日报;2014年
8 陕西省西安市委副书记 董军;全面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N];经济日报;2011年
9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丁兆庆;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实体经济发展[N];学习时报;2012年
10 岳阳南湖旅游度假区工委书记 王伊亮;把开发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N];湖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昭昭;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罗斌;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的制度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贾佳仪;区域产业协同创新项目选择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刘彦;湖南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程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3 余慧;新常态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区际间产业协同的体制机制研究[D];温州大学;2016年
4 陈宜海;合肥都市W产业协同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7年
5 王阅;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李君艳;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4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24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