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人口流动、产业结构转变对上海市绿色GDP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2 06:08

  本文选题:绿色GDP + 人口流动 ; 参考:《中国软科学》2017年04期


【摘要】:绿色GDP作为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后的国内生产总值,克服了传统GDP在可持续发展度量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绿色GDP作为衡量经济健康发展的指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上海市2000年-2014年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动与绿色GDP的关系,又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研究上海市绿色经济增长对江、浙两省绿色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人口流动在短时间内抑制了绿色GDP的发展,但长期看来这种影响将逐步消失;而人口流动在短期内提升产业结构转变,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结构稳定后,产业结构变动也稳定下来;另外,人口的流入对上海市绿色GDP增量的作用要大于产业结构变动对绿色GDP增量的作用。同时,上海市绿色经济增长对江、浙两省绿色经济的发展也起着正向的带动作用。
[Abstract]:Green GDP, as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fter deducting the cost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loss caused by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GDP in the measu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 green GDP is used as the index to mea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mobil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green GDP in Shanghai from 2000 to 2014.The radiation effect of Shanghai green economic growth on the growth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is also studied by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VEC).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mobility inhibit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GDP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effect will gradually disappear, while the population mobility will upgrad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short term, but after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stable over time,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inflow on green GDP increment of Shanghai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green GDP increment.At the same time, the growth of green economy in Shanghai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162) 上海市会计学会重点项目(SHKJ2016ZD04)
【分类号】:C924.2;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远程;研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新世纪[J];中国民族;2001年03期

2 张来成;;人口流动与甘南藏区社会转型[J];发展;2006年03期

3 高忠芳;侯德仁;;铁路发展与近代人口流动[J];阴山学刊;2006年06期

4 刘晓光;;论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J];农业与技术;2007年01期

5 樊荣;;山西人口流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6 亢鸿玲;;民族人口流动: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7 王文卿;潘绥铭;;人口流动对健康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8年04期

8 靳玉洁;张蕾;;浅析近年来河北省人口流动的特征和原因[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9 张日斌;;对山区县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0期

10 ;当代中国社会人口流动机制的主要特点[J];学术界;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马颖;;发达国家发展早期与当今发展中国家人口流动比较分析[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2 宋帅;;浅析民族地区人口流动问题[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洋;郑思齐;龙奋杰;;中国人口流动的驱动力及空间差异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赵秀池;;北京市人口流动及居住意愿抽样调查及展望[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5 杨闯;;论全球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动所面临问题[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开新;加强对人口流动问题的研究[N];人民日报;2010年

2 杨成钢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从均衡视角认识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N];中国人口报;2014年

3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探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4 俞宪忠;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动因探析[N];中国人口报;2005年

5 俞宪忠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经济学院;简论人口流动[N];中国人口报;2007年

6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刘尚希;认识人口流动要有新视角[N];北京日报;2012年

7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 孙晓芳;劳动力异质性视野下的人口流动[N];山西日报;2013年

8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4年

9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社会关系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4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郑真真 林宝 张妍 连鹏灵;发达国家人口流动政策及其启示[N];中国人口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洪;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东;人口流动与重庆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杨传林;市场经济进程中的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钰;中国省级人口流动的主导动因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台倩;西南边境地区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晓;延边朝鲜族人口流动与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胡Z腪,

本文编号:1738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38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