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绝对收入、相对收入与伊斯特林悖论:基于CGSS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1 13:56

  本文选题:收入 + 相对收入 ; 参考:《南开经济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利用CGSS数据,本文检验了中国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在考察了四种相对收入度量指标的特点之后,本文首选相对收入指标,并发现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均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于低收入者而言,绝对收入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相对收入无显著影响;对于高收入者而言,相对收入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绝对收入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低收入者绝对收入的增加能改善其对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自身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满意度,而高收入者则不能如此,但高收入者能通过相对收入的提高来改善其对自身居住社区的满意度。因此,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时,对于低收入者,我们需要提高其绝对收入水平;对于高收入者,我们在调节其收入时需要关注其相对收入水平的变化。
[Abstract]:Using CGSS dat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well-being in China. After exam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relative income measures, this paper chooses the relative income index as the first choice, and finds that both absolute income and relative incom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happiness, but for low-income people, Absolute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well-being but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lative income; for high income, relative incom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well-being, but absolute incom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The reason is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absolute income of low-income people can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family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own health, while those with high incomes do not. But high-income earners can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communities by increasing their relative income. Therefore, in formula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policies, we need to raise the absolute income level for the low-income group, and for the high-income group,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hange of their relative income level in adjusting their income.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4YB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JY134)资助 第48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国税负归宿实证分析)支持
【分类号】:F12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和;;漫谈相对收入变化的心理效应[J];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2 任海燕;傅红春;;收入与居民幸福感关系的中国验证——基于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3 王湘红;;相对收入与个人效用——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4 曹惊蔚;;相对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小盐隆士;野崎华世;小林美树;和军;陈路;;亚洲的相对收入和幸福感: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全国性调查证据[J];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06期

6 熊唯伊;熊海斌;;提高居民的相对收入水平与消费需求扩张[J];消费经济;2010年01期

7 郭军;于金鹏;;基于城乡相对收入差异模型的农民市民化动力与规模研究——以重庆实证[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11期

8 王俊秀;;社会比较、相对收入与生活满意度[J];社会学评论;2014年03期

9 赵红;彭馨;;对外贸易、相对收入与污染物排放——基于我国省级单位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李春梅;;二元劳动力市场框架下产品内分工对我国相对收入差距变化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晓静;;基于社会核算矩阵乘数的中国产业、居民相对收入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甄彩虹;相对收入与幸福感[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82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782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1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