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三线建设与川渝地区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18-05-06 00:29

  本文选题:三线建设 + 川渝地区 ; 参考:《理论月刊》2017年09期


【摘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三线建设,是我国内地开展的以备战为中心、以军工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三线建设增强了重庆、成都两大核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推动乐山、自贡、广安、攀枝花等一批工业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川渝地区城市的发展。同时,三线建设使川渝地区新兴的工业城镇德阳、绵阳、广元、乐山、西昌、渡口、简阳、资阳、内江、綦江等呈"H"形分布,改变了城市体系的地域结构和规模结构,重塑了川渝地区的城市体系。
[Abstract]:The three-line construction from the middle of 1960s to the early 1980s is an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interior of China, which centers on the preparation for war and takes the military industry as the main body. The third line construction has strengthened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two core cities of Chongqing and Chengdu, promoted the rise of some industrial cities such as Leshan, Zigong, Guangan and Panzhihua,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ee-line construction has made Deyang, Mianyang, Guangyuan, Leshan, Xichang, Dukou, Jianyang, Ziyang, Neijiang, Qijiang and other emerging industrial town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appear "H" shaped distribution, changing the regional structure and scal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system. Reshaping the urban system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016YBLS10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600705) 四川外国语大学年度科研项目(SISU201654)
【分类号】:F1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力;《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简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04期

2 陈海秋;三线建设评价的分歧与争论[J];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3 辛文;;对三线建设的一些认识[J];计划经济研究;1982年08期

4 扈伦;;贵州的三线建设[J];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04期

5 徐有威;杨华国;;“全国第二届三线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史林;2014年03期

6 董颖;国际局势的变动和三线建设的决策与实施[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7 王卫方;三线建设与西部开发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7期

8 陈东林;硝烟弥漫的西部开发(下)——60年代三线建设决策始末[J];党史博览;2001年02期

9 董颖;近20年三线建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年03期

10 任健,陈谟;三线建设的回顾与反思[J];军事历史;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洪洪;;邓小平与三线建设[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2 宋毅军;赵东苹;;论中共关于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得大于失[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宋毅军;;李先念与三线建设的历史回顾思考[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4 宋毅军;;江泽民关于三线建设及其调整改造的思考[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5 宋毅军;;邓小平等关于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战略决策的历史回顾和思考[A];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C];2009年

6 宋毅军;;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空前壮举——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回顾和思考[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 武力;怎样看待“三线建设”的历史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米色你阿木;三线建设[N];凉山日报(汉);2009年

3 本报特约撰稿人 钟史;三线建设时期的广西发展[N];广西政协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游红 钱丽;“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记忆[N];贵阳日报;2011年

5 记者 王光荣;三线建设调整改造即将完成[N];光明日报;2003年

6 早报记者 田波澜;“三线建设并非只在因应外来威胁”[N];东方早报;2012年

7 ;“三线建设”与西部(上)[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8 记者 杨秀勇;大连市代表团到我市考察[N];六盘水日报;2013年

9 凉山州史志办 本报记者 刘天霄 整理;沸腾古老凉山大地[N];凉山日报(汉);2011年

10 刘敏;157厂[N];广安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贯力;中国共产党三线建设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向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攀枝花地区三线建设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彦云;试论1964—1990年甘肃的三线建设及调整[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阳永金;湖南三线建设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5 刘存龙;陕西“三线建设”的历程及其现实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新蕊;陕西“三线建设”述评[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黄荣华;试论1964-1978年的“三线”建设[D];河南大学;2001年

8 傅志勇;三线建设及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张顺昌;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牛玮虹;试论三线建设与西部大开发[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49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49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