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影响述评——以重庆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8 11:04

  本文选题:重庆 + 人口老龄化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S1期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人口惯性、出生率、生育率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重庆自1994年开始步入老龄化,到全面老龄化,再到目前成为全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这期间国内学者对重庆老龄化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究了大量课题、产生了大量成果,涉及经济发展、储蓄消费、人力资源供求、人口流动、老年产业和医疗卫生等,为重庆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课题做出了较大贡献,梳理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后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Population aging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inertia, birth rate and fertility rat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its emergence. Population aging has a great impac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ongqing has been aging since 1994, and has become the most serious aging area i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domestic scholars have taken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aging problem of Chongqing and studied a large number of topics. It has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achievements, invol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avings and consumption, supply and demand of human resources, population mobility, elderly industries and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and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issue of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Chongqing. Combing their research resul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作者单位】: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基金】: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批准号:2013YBJJ029)
【分类号】:C924.24;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正富;吴德洪;;重庆体育中心规划建设的新思路[J];体育科学研究;1993年03期

2 ;重庆崛起[J];今日重庆;2005年03期

3 蔡春丽;;世界的重庆[J];今日重庆;2005年03期

4 张文和,李明;加速重庆城市化的措施和对策(上)[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01期

5 吴重会;哲学社会科学对重庆经济社会的作用与贡献[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肖陆军;新重庆行政发展初探[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黄健;对重庆发展经济型酒店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苟欣文;;先行先试:改革开放30年重庆实践及历史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刘邦凡;蒲雪峰;;“重庆学”研究管见[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余文华;;论重庆的长江优势及其战略性利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崇举;朱莉芬;;重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与探索[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罗志上;;重庆广告经营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A];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优秀论文集(2003-2004)[C];2005年

3 ;促进学术繁荣 开拓学会工作——实践“三个代表”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A];全国社联第七次学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4 吴重会;;繁荣学术活动 服务科学发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A];全国社科联第十一次学会工作会议会议交流材料[C];2007年

5 白志礼;;新发展观催生生态社会——关于重庆建设生态直辖市的思考[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渝辉;;重庆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杨光彦;张国镛;;第三次设都、第三次直辖与重庆社会的变迁[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8 张新华;;吸纳、转换与辐射——关于中国近百年现代化进程中重庆城市二元结构的思考[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朱淑芳;;长江上游开发中重庆经济发展模式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彭通湖;;成都、重庆历史发展的轨迹和特点[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曾立 实习生 张翅;2009年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出炉”[N];重庆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幸;范照兵会见外地重庆商会会长[N];重庆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树国 李芳芳;托起重庆经济腾飞之翼[N];中国民航报;2013年

4 记者 商宇;黄奇帆慰问总装、海军、二炮重庆军代局官兵[N];重庆日报;2013年

5 ;稳增长 重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N];重庆商报;2012年

6 记者 程维;去年重庆经济增长13.6%吸引内资近6000亿[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7 黄典 周少诚;政协“好声音”为重庆经济增添“好收成”[N];人民政协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静;重庆半年经济增速降至近年最低[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本报记者 任锐 实习生 刘智;为新重庆喝彩[N];重庆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童加跃 邓勇;重庆迎接“狼”来的五年[N];中国财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陆远权;重庆开埠与四川社会变迁(1891—1911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振波;重庆利济财团研究(1937-1939)[D];西南大学;2015年

2 田茗萱;重庆低碳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周小波;重庆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4 危志锋;居民消费视角下的重庆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5 向秋虹;交通部重庆电话局研究(1938年7月-1943年1月)[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6 闫联飞;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研究[D];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4年

7 程睿祥;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重庆寿险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祁润钊;重庆村镇集约化建设监测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9 王静;抗战时期重庆的航空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蔚;基于文脉链理论下的重庆城市码头景观演进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61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861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