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协调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8 23:43

  本文选题:金融 + 实体经济 ; 参考:《理论探索》2017年04期


【摘要】: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实体经济是金融存在的基础,金融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现阶段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失调,主要表现为"资金空转"现象突出,虚拟经济挤占资本,资金在实体部门使用效率不足。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是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明显,使得金融资本对其兴趣锐减,二是金融系统自身发展失衡,使其对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不足。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其对金融资本的吸引力,同时,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is close. Real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financial existence, and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too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conomy. 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in China is out of balance. The phenomenon of "fund idling" is prominent, the virtual economy is crowding out capital, and the use of funds in the real sector is inefficient. The root of this problem is that the trend of "hollowing" of the real economy is obvious, which makes the interest of financial capital decrease sharp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tself is out of balance, which makes it lack of effective supply to the real econom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and real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the real economy so as to enhance its attractiveness to financial capital.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in an all-round way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the real economy of financial services.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基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题“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的职责与经营转型之路”(17HX054);负责人邱兆祥
【分类号】:F124;F8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辜胜阻;庄芹芹;曹誉波;;构建服务实体经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路径选择[J];管理世界;2016年04期

2 耿同劲;;资金空转:形式、原因及防范[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3 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3期

4 祁斌;查向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国际比较[J];新金融评论;2013年06期

5 康文峰;;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引发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3年01期

6 邱兆祥;安世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研究;2012年09期

7 白钦先;谭庆华;;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聪英;论实体经济[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兆祥;王树云;;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协调发展研究[J];理论探索;2017年04期

2 姚敏;赵先立;;中国直接和间接金融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3 黄辉;于秀珍;李琳;;从金融功能论的角度评价众筹[J];现代商业;2017年17期

4 周颖;王姣;;新常态下提升辽宁县域金融功能路径探析——基于系统观的SFE框架[J];中国集体经济;2017年17期

5 宋文娟;鲍静海;;金融与实体风险测量及联动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7年06期

6 汤萱;廖高可;谢梦园;;实体经济脆弱性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年05期

7 叶建清;杜权;杨跃;;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7年05期

8 王昱;成力为;夏君诺;;金融发展边界与企业R&D投资[J];科研管理;2017年05期

9 杨辉旭;;多层次资本市场中新三板市场的法律制度供给与选择[J];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10 陈兰珍;赵伯廷;张雯棣;;企业金融转型与融资渠道打通之辩证关系[J];中国总会计师;201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林;金融业态深化、财政政策激励与区域实体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1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开昌平;刘楠;;区域股权市场的定位[J];中国金融;2015年12期

2 吴晓求;;大国金融中的中国资本市场[J];金融论坛;2015年05期

3 辜胜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05期

4 辜胜阻;曹誉波;庄芹芹;;推进企业创新亟需重构创业板制度安排[J];中国软科学;2015年04期

5 刘伟;;市场经济秩序与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J];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6 萧琛;;论中国资本市场“倒金字塔”结构的矫正——“简政放权”“草根创业”与股市供应面改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7 覃舜宜;刘苏;;构建市场化并购重组制度[J];中国金融;2014年07期

8 王啸;;美国资本市场转板机制的得失之鉴——兼议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J];证券法苑;2014年01期

9 巴曙松;;应从金融结构演进角度客观评估影子银行[J];经济纵横;2013年04期

10 陈斌彬;;境外影子银行监管制度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谊明;实体经济虚拟化:理论分析及现实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陈华强;我国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仲崇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董俊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周莹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龚颖安;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段彦飞;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朱伟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程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张智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非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10 袁增霆;个人金融、实体经济与服务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灼光;金融系统计算机从业员职务犯罪的防范[J];华南金融电脑;2002年09期

2 田耕;我国金融体制现存四大矛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年04期

3 田云刚,尚艳红;我国金融体制现存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钱谱丰;改进金融监管 服务金融改革[J];当代经济;2003年10期

5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周岳峰;对付债务——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制[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02期

6 郑小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J];经济问题;2004年02期

7 郭晓鸣;农村金融体制必须有重大突破[J];农村经济;2004年02期

8 李杨勇;析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关系[J];新金融;2004年07期

9 张笑玎;论金融制度与金融体制及经济制度的关系[J];经济与管理;2005年06期

10 刘清娟;经济转轨中的金融体制——对中亚五国金融体制和新疆金融体系的分析比较[J];新疆金融;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池江;;论金融改革的路径和金融业的产业化[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李公羽;;邓小平金融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A];海南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集[C];2006年

3 赵静;;美国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秦月星;;关于中国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思考[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家祥;伍超明;;建立金融期货市场的基础条件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6 周肇光;;构建我国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王洪泉;;我国金融司法监管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8 王文娟;刘艳明;;新时期港澳在两岸金融合作中的中介作用[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曹龙骐;张艳;;中国金融运行:特征分析与机理重塑[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有贵;袁强;;货币、金融和总需求[A];Data Analysis,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曹普;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发展90年历史的真实记录[N];金融时报;2012年

2 朱洪波;树立科学的金融发展观[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何德旭;树立并实践科学的金融发展观[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建立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N];经济参考报;2004年

5 特约撰稿 钱小安(中央金融工委研究室研究员);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即将启动[N];经济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王智;打造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N];经济日报;2005年

7 周绍朋 吴山;日本的金融体制与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8 徐进前;国外金融监管创新经验及其借鉴[N];金融时报;2003年

9 陈惠莲 顾亚红;和谐金融的要义[N];金融时报;2005年

10 杨春宝;当前金融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预防[N];江苏法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阳;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测评[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成向阳;论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郭金龙;金融复杂系统演进与金融发展[D];辽宁大学;2006年

4 罗骏;合作金融发展论[D];四川大学;2006年

5 王国言;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栾光旭;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演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姜新;中国金融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房震;金融集团:制度创新与监管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9 史跃峰;金融和谐论[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张洁;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静雨;我国自贸区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朱琳;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蔡鑫韵;金融垄断视野下民营企业犯罪问题[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栋奎;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李攀;金融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D];兰州大学;2015年

6 高小妹;我国地方政府金融管理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7 裴涛;新时代下的金融社交[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叶晓静;论我国金融创新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刘轶锴;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与开放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冯娇;自贸区金融体制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07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907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2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