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制度体制与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
本文选题:近代 + 工商业制度体制 ; 参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工业化、商品化是经济领域的表象。以中国工商业实现近代转型为主线,论述制度体制和经济结构等现代转型的背景、路径与成就。鸦片战争至民国前,在制度安排上,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既定国策,经济社会发展以"重农重商"为目标导向,由限制到发展、由禁止到鼓励发展工商业;在经济体制上,进一步放松政府管制,实行"民进国退",准许民营资本合法兴办企业,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经济结构上,由"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转变为民营工商实业,一大批民营企业也从手工作坊转型为现代工厂,使近代工商制度体制与经济结构的转型呈现现代性特征。
[Abstract]:Modernization is capital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mmercialization is the surface of the economic fiel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path and achievement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 and commerce. Before the Opium War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the Qing government gave up the established national policy of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and restraining commerce",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as guided by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and commerce", from restricting to developing, from prohibiting to encour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With regard to the economic system, we should further relax government control, implement "people's movement towards the country and withdraw from the country", allow private capital to set up enterprises legally, and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and in terms of economic structure, From "official management" and "official governor business" enterprises to privat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s, a large number of private enterprises have also changed from manual workshops to modern factories, which mak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system and economic structure present modern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分类号】:K25;F121;F1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林英;调整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马国权;浅议新世纪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王永年;徐阳;;经济结构调整与文化产业振兴[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李继东;殖民依附经济结构与黑非洲现代化的延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5 陈传康;把敦煌建设成具有开放型经济结构的旅游县[J];干旱区地理;1987年04期
6 陈莹峰;;论优化经济结构的标准与路径选择[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06期
7 魏杰;对重庆经济结构的分析与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王石红,都首峰;试论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陆海沧,孙芳伟;浅析我国的三元经济结构[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汪长根,陈楚九,钱洪明;苏州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若干问题[J];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绍东;;浅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持续发展[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李倩倩;;浅谈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丛屹;王栋;;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4 胡景山;;加速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集团产业升级[A];中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研究论文集[C];2013年
5 孙多勇;王维平;许登超;;北京市房山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点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6 李黎明;王欢;;经济结构、社会网络与宗教认同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刘薰词;;珠三角东部城市惠州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8 鲁兵;;关于经济特区新世纪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顺成;钱小凤;;促进两岸农业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策略[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海峡两岸现代设施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明林;傅春;;南昌市经济结构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基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比较[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鹏;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2 刘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谢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结构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4 林秀梅;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胡巍;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中国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林鹏;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2 柳立志;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路径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傅晓阳;湖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
4 李国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崔新生;全面建设小康下的广东经济结构调整[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6 吴杰;经济结构调整与闽东经济发展[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7 于俊;调整包头经济结构的探讨[D];天津大学;2006年
8 张忠宇;知识经济背景下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9 司明泊;论新疆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D];新疆大学;2005年
10 周尤正;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67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196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