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家庭代际收入流动性多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5 06:05
本文选题:代际流动 + 个人禀赋 ; 参考:《浙江工商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不仅是社会学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经济学的热门话题。本文从代际角度出发,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08年和2012年的微观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测量单独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代际流动性的大小,以及同时考虑家庭背景、社会背景、个人禀赋以及劳动力迁移这四个因素时,代际流动性的大小。经研究得出单独考虑父母的经济状况对子女收入的影响时,父母收入、金融资产、住宅和宅基地面积均对子女收入有显著影响,该影响随着年龄和省份的不同呈现较大差异性。且浙江省比甘肃省代际收入弹性更大。同时考虑个人禀赋、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劳动力迁移对子女收入产生的影响时,家庭经济状况对子女收入水平的影响减弱。社会背景因素中,子女户口、父母户口对子女收入有显著影响,而父母居住地类型对子女收入无显著影响。在个人禀赋中,个人受教育程度对自身收入影响最大,性别和婚姻对自身收入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劳动力迁移对4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存在显著的效应,劳动力迁移有利于我国增加社会流动性。 同时,由于子女自身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代际流动性,本文统计了两省份接受过初中教育、中专或高中教育、大学或大专教育的样本占比,分别建模分析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及个人禀赋对各个受教育层次的可获得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诸多变量中,父母自身的受教育程度、子女自身的户口以及子女的年龄和性别对子女的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自身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几率越大。子女的户口与父母的户口对子女受教育状况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其中父母户口为农业户口时不利于甘肃省初中教育的获得,而有利于浙江省子女高等教育的获得。同时当子女户口为农业户口时,其受教育水平越低。男性比女性获取教育资源有更多的优势,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出生越晚的子辈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大,尤其是在浙江省内表现更为显著。父母的居住地类型农村地区以外的地段有利于浙江省子女的教育获得,而对甘肃省内仅对初中教育的获得有显著效应。 针对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及代际流动性的因素,政府应重视我国基础教育,尤其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投资,普及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提高贫困地区的入学率,增强社会流动性。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制度,注重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与时俱进,把学生培养成有素质、有能力、有胆识的现代化青年。同时应加速户籍制度改革,逐步降低甚至取消由户口不同带来的社会福利差异。同时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并利用农村的地理条件,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促进区域间就业信息和创业信息的流通,大力鼓励青年人在各省份之间进行劳动迁移,降低劳动迁移障碍,使得劳动供需平衡。同时,鼓励青年人创业,完善贷款制度,缩小创业基金的申请难度,缩短时间流程,为青年人提供便捷的贷款渠道,从而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普及社会主义价值观,加强居民文化建设,让“重男轻女”的观念从意识中消失,让女性与男女在教育资源和就业岗位有同等的可获得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 when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 family background , individual endowment and labor migration on children ' s income ,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background , family background , individual endowment and labor migration on children ' s income is not significant .
At the same time , because the degree of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affects the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to a large extent ,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background ,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individual endowment on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the children .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parents ,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children . The higher the parents ' education level , the more the children get higher education .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ncome gap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basic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 especially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basic education in the backward areas of the economy , popularize basic education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 improve the school attendance rate in the poor areas , improve the social mobility . At the same time , we should speed up the reform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 and improve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welfare security system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11;F1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鹏;;行业垄断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2 汪燕敏;金静;;我国教育对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基于代际数据的观察[J];管理现代化;2013年03期
3 王海港;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J];经济科学;2005年02期
4 鲁元平;王韬;;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年04期
5 杨伟民;;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2年01期
6 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7 邢春冰;;中国农村非农就业机会的代际流动[J];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8 孙三百;黄薇;洪俊杰;;劳动力自由迁移为何如此重要?——基于代际收入流动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9 何石军;黄桂田;;中国社会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趋势:2000~2009[J];金融研究;2013年02期
10 曹裕;陈晓红;马跃如;;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春阳;中国的机会不平等与居民幸福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9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09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