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循环经济产业园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18-07-25 10:28
【摘要】:循环经济思想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切,主要是针对日益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而循环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种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的工业化道路。2003年以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天津、烟台、大连、苏州等国家重点开发区都开始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由于我国大力扶持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对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各地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不断出现的情况下、研究循环经济园区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中国的循环经济园区管理体系,科学地评价循环产业园区建设水平以明确发展目标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为手段来指导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天津市XX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园区的研究调查,结合现有的经济评价体系,分析经济产业链的指标,进行发展水平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其优劣,并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意见。
[Abstract]:The idea of circular economy originates from people's concern for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t is mainly aimed at the increasingly damaged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human's own development.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 under the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is an organic and unified industrialization road of industrial ecology and pollution contro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rterial industry and venous industry. Since 2003, in th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s have launched circular economy pilot projects. Tianjin, Yantai, Dalian, Suzhou and other national key development zones have started to build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parks. Because our country supports th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vigorously, the circular economy has already brought the huge influence to our country's society and the economic system, therefore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 circulation economy industrial park appears unceasingly, studi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ircular economy park.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establish a management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circular economy parks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ircular industrial parks in order to make clear the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aspect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as a mean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XX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park in Tianj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ex of the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chain,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analyzes its merits and demerits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combining with the existing economic evaluation system.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 its constr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巧;迎接“循环经济”的到来[J];广东经济;2001年01期

2 冯良;关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几点思考[J];广西节能;2002年04期

3 李剑;;人与自然在循环经济中握手[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年22期

4 ;何谓“循环经济”[J];求知;2003年02期

5 冯之浚;″循环经济″是个大战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5期

6 冯久田,尹建中,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7 ;环保总局四大措施推进循环经济[J];化工管理;2003年11期

8 田丁;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关系如何?[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年03期

9 李颖,杨慧敏;循环经济: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生态化经济[J];兰州学刊;2003年05期

10 张力,卢平书;关于钨制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点思考[J];硬质合金;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能环保新型青钢[A];山东金属学会第五届冶金能源学术委员会换届暨冶金企业节能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经验交流材料[C];2009年

2 刘国才;;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范小克;;发展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一)——兼论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层面[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4 范小克;;发展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二)——运用“和谐技术”建设“和谐工程”[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5 钱进强;;试论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我国循环经济2008年发展报告[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08年)[C];2009年

7 王厚亮;;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合肥市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实践[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岑生;;竖立循环经济理念 创建生态示范行业[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诸大建;;在新发展观的平台上认识和发展循环经济[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黄海峰;马重芳;吴国蔚;陈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纯友;专家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献策[N];安徽日报;2005年

2 ;循环经济:奋力崛起新机遇[N];安徽日报;2005年

3 石中元;初露端倪的循环经济[N];北京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赵庆国;循环经济的圈一定要画圆[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郭军;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与立法并举[N];中国改革报;2005年

6 鲁潍;“经营环保”与实现“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2年

7 记者 郭文生;天津推行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3年

8 周雁凌 庄家成;山东八项措施力推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季昆森;将循环经济的原理渗透到环保工作中[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记者 原二军;循环经济改变发展模式[N];中国环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黎雪林;我国循环经济的系统分析、评价与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曹旭;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效果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冯南平;循环经济的若干运行模式及其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王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及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岩;日本循环经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李长友;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泽宇;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与布局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宾;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夏鹏;循环经济立法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3 朴明洵;韩国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合作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4 王梅凌;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刘青;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隋欣;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建治;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及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郑欣;循环经济法制相关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9 高丽丽;循环经济与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潘晨;循环经济推进机制分析及我国策略[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9年



本文编号:2143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143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1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