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澳大利亚与“海丝”倡议的对接及其前景

发布时间:2018-10-17 14:07
【摘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海丝")倡议是中国推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核心对外发展倡议之一。澳大利亚作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拥有世界最大海域面积的大国,是"海丝"倡议的对象国与建设国,中国欢迎澳参与"海丝"倡议建设。为促进国家发展战略转型,澳提出并积极推进"北部大开发"和"国家基建计划"。因此,澳国家发展战略与"海丝"倡议的对接有了历史机遇和战略条件。中澳在政治、经贸、金融及民间往来等领域合作的拓展与深化,使澳与"海丝"倡议对接具有现实基础并进入实际操作。但是,澳中发展战略的对接面临若干问题和挑战,中国应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应对中澳关系的起伏,以吸引澳为"海丝"倡议贡献正能量。随着"海丝"倡议相关政策的落地及中国实力的增强,澳发展战略与"海丝"倡议的对接必将逐渐推进、深化。
[Abstract]:The 21 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s one of China's core foreign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ustralia, as a country with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a larg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sea area in the world, is the target country and the constructor of the "sea wire" initiative. China welcomes Australia's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a wire" initiativ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ustralia has put forward and actively promoted the "Northern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Plan." Therefore, there are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c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ustralia and the "Haisi" initiative. The expansion and deepening of Sino-Australian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trade, finance and private exchanges have enabled Australia and Haisi to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on a realistic basis and to enter into practical operation.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Australia and China faces a number o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China should adopt an open and inclusive concept to cope with the ups and downs of Sino-Australian relations in order to attract Australia to contribute positive energy to the "Haisi" initiative. With the landing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hina's streng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ustralia'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Haisi" initiative will be gradually promoted and deepened.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F125;F1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薇;;月内新闻大事备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5年04期

2 喻常森;;澳大利亚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反应[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3 史泽华;;经贸冲突背后的中澳关系透视[J];领导科学;2009年28期

4 ;重新认识澳大利亚[J];兵团建设;2009年17期

5 迈克尔·威斯利;;不上不下[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6 黎杨莲妮,刘国强,柴援;中国人眼中的澳大利亚──一次问卷调查报告[J];经济管理与干部教育;1995年04期

7 苏原;;热比娅:被玩弄的“牌”[J];中国报道;2009年09期

8 ;中国澳大利亚研究概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贺晓琴;面向21世纪的澳大利亚亚太战略与中澳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06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小方;中澳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李佳彬;中澳关系渐行渐近[N];光明日报;2013年

3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中澳关系需要互利和互信两翼并进[N];光明日报;2014年

4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中澳关系正面临新的重要发展机遇[N];光明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佳彬 付志刚;中澳关系新篇章即将开启[N];光明日报;2014年

6 ;开创中澳关系更加精彩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荣郁;理解信任让中澳关系久远[N];国际商报;2014年

8 谭晶晶;华建敏会见澳大利亚外长[N];人民日报;2007年

9 米立公邋唐迎;中澳关系进展巨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新华社记者 米立公邋唐迎;中澳关系35载进展巨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林继童;冷战后的中澳关系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张亮;领导人外交政策取向与澳大利亚对华外交(1996年-2014年)[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周欢欢;论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形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博;2009年以来澳大利亚南海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陈俊君;霍华德时期的中澳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6 吕庆文;新世纪以来的中澳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李顺成;21世纪初澳大利亚的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澳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8年

8 刘冰如;陆克文执政期间澳洲报刊涉华报道对中澳关系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晶;当代澳大利亚华人参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76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276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2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