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五大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

发布时间:2018-10-17 20:16
【摘要】:中国要实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单纯经济指标的"跨越",而且是包括内部结构转型及外部关系处理的双重"跨越",这种"跨越"不仅具有"量"的意义,更具有"质"的意义。从历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内部结构转型和与世界经济良性互动的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的新探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一是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过程,还包括解决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问题,需要将其看作一个系统工程;二是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依附"发展或"脱钩"发展的二元困境,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要妥善处理好本国发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Abstract]:If China want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ross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it is not only a "leapfrog" of simple economic indicators, but also a double "leapfrog" that includes the intern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handling of external relations. This kind of "leapfrogging" is not only of "quantitative" significance. It has the meaning of "quality". Historically, the main reason most developing countrie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have failed to overcome the "middle-income trap" is that they have fail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benign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economy. " The concept of "five major development" is a new exploration of China's roa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a Chinese plan to overcome the "middle-income trap": first,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cross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is not just a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It also includes solving soci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regarded as a system engineering, and second, solving the dualistic dilemma of "dependent" or "decoupled" development fac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Under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e should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and the outside worl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资助项目“中国经验”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协调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6JD71008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1;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厉以宁;;论“中等收入陷阱”[J];经济学动态;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习近平;;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N];人民日报;2016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代尧;张艳萍;;五大发展理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年03期

2 王婉郦;王厚双;;分配制度、收入差距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基于日本的经验[J];日本问题研究;2017年02期

3 霍伟东;刘肖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研究——基于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4 黄蓉;;日本、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启示:基于产业政策视角[J];智富时代;2016年S2期

5 姜文辉;;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经验与教训[J];亚太经济;2016年06期

6 郭熙保;朱兰;;“中等收入陷阱”存在吗?——基于统一增长理论与转移概率矩阵的考察[J];经济学动态;2016年10期

7 沈涛;;中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6年19期

8 董保华;李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定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9 张雅楠;;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梳理[J];经济论坛;2016年03期

10 尤丹俊;;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基于FDI技术溢出效应[J];经济论坛;201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平;;转型陷阱:中国面临的制约[J];理论学习;2012年03期

2 邓;;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改革新共识[J];当代社科视野;2012年04期

3 孙立平;秦晖;;过渡性制度不能固化[J];领导文萃;2012年10期

4 彭刚;刘海影;;拉美国家如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J];人民文摘;2014年06期

5 肖新岳;谭军;吴文勤;;苏南现代化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与化解路径——无锡的探索与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链接[J];新产经;2012年12期

7 李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举措[J];当代社科视野;2013年01期

8 涂钰;;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视角[J];商业经济;2013年01期

9 牛少凤;于新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亟待应对的“五大挑战”[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6期

10 梁桂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若干问题[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叶小文;谨防“低质民主陷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2 记者 肖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N];深圳特区报;2013年

3 樊继达;韩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N];学习时报;2012年

4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 左晓斯;经济社会政治三管齐下破“陷阱”[N];南方日报;2011年

5 邓聿文;张扬个体的权利[N];学习时报;2011年

6 高剑;踏上高水平崛起的新征程[N];东莞日报;2011年

7 深圳特区报记者 第五燕燕;区分长者人群实行“分类养老”[N];深圳特区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晓东 邹志鹏 白阳 李增伟 庄雪雅 吴成良 王佳可 杨迅 丁大伟 刘仲华;期待中国继续给世界带来惊喜[N];人民日报;2013年

9 丁刚;日本的另一个侧面[N];人民日报;2011年

10 余源培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树立中国奇迹第二季的政绩观[N];文汇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慧;中等收入陷阱对我国政治发展的潜在影响及规避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77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277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