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图文】:
图1四川省GDP和三次产业产值波动分别对所有变量的冲击响应六、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是冲击对某个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影响效果,长期趋于稳定则表明冲击效应基本不变化了。方差分解是在不同时点变量的预测方差,可以分解为不同冲击解释的部分,N很大时,说明冲击对变量波动的作用也大,那么为确定每个变量的重要性,需要计算变量在冲击作用中的占比[16]。对GDP,第一、二、三产业对应变量的方差进行分解(见图2),结果如下。图2四川省GDP和三次产业变量的方差分解图209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图1四川省GDP和三次产业产值波动分别对所有变量的冲击响应六、VAR模型的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是冲击对某个变量在不同时期的影响效果,长期趋于稳定则表明冲击效应基本不变化了。方差分解是在不同时点变量的预测方差,可以分解为不同冲击解释的部分,N很大时,说明冲击对变量波动的作用也大,那么为确定每个变量的重要性,需要计算变量在冲击作用中的占比[16]。对GDP,第一、二、三产业对应变量的方差进行分解(见图2),,结果如下。图2四川省GDP和三次产业变量的方差分解图209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2014年成都社会科学学术年会重大招标课题“承接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与成都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研究”(项目编号:SKNHR13-05)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萨,李泊言;关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07期
2 陶新桂;;论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制度创新[J];商业时代;2008年10期
3 佟亮;张丽;;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分析[J];新疆财经;2011年06期
4 白石;钱净净;;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J];开放导报;2013年05期
5 张丽;佟亮;;新疆产业结构演进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效应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6 边恕;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J];日本研究;2003年01期
7 赵砚;黑龙江省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8 俞金国,王丽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及机理探究——以安徽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5年05期
9 龚福麒;万俊海;;论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的不可逾越性[J];商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那声润;;黑龙江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J];商业经济;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平;;论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玉平;;论需求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王京安;;区域信息能力及其经济增长含义[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史向东;;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我国的特殊性[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5 姜树蔚;;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条件与趋势[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6 王建;;要防止经济增长下滑[A];当前形势与改革座谈会内容汇编[C];2011年
7 张颖;汪昌来;;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A];’2001天津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诸大建;孟维华;徐萍;;198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福利的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龙翠红;;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中国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10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亚红 刘贵俊;岷县: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N];定西日报;2008年
2 ;2002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竞争力排名[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 杨大侃;未来净出口走势对经济增长有影响[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总体依旧呈回落态势[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外需疲弱是经济增长面临的一大风险[N];上海证券报;2012年
6 郑讴 编译;三要点促欧盟经济增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中航工业贵州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霄;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决定经济增长[N];中国航空报;2013年
8 文显堂;确立经济增长新思维[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9 记者 吕丽华;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经济增长[N];朝阳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谭勇 实习生 潘迪;上半年我省经济增长百分之八点八[N];河南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宋小芬;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性与多样性[D];暨南大学;2008年
3 张志民;中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陈丽蔷;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瑞萍;西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肖锋;文化软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甘南(Tsambaa Gantulga);蒙古国劳动力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余尊宝;可持续经济福利视角下的真实经济增长评价与实证[D];重庆大学;2015年
9 李传超;全球化分工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超越路径[D];山东大学;2016年
10 乌仁格日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D];中央财经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源;成渝城市群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张强;中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3 黄希通;城镇化与广东产业结构演进关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6年
4 周东东;信息化对开封市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5 邵亚光;日本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6 廖素清;长株潭产业结构演进及其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胡耀华;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黎文峰;制度变迁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龙自云;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王晓璇;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1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2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