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多维分解及成因分析
【图文】:
(三)居民消费区域省际不平等分解结果及分析表3给出了2005—2014年居民消费区域省际不平等及其分解的泰尔指数,以及各类不平等的贡献率。2005—2014年,居民消费区域间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56.3%,区域内部省际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43.7%,其中,东、中、西部省际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分别为39.2%、1.3%、3.3%。可见,区域间不平等对居民消费区域省际不平等的贡献率高于区域内部省际不平等,居民消费区域内部省际不平等主要来源于东部,而中部和西部的省际不平等较校图2居民消费城乡省际不平等的分解(二)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分解结果及分析表2给出了2002—2012年⑦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及其分解的泰尔指数,,以及各类不平等的贡献率。2002—2012年,居民消费城乡间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52.6%,城乡内部群体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47.4%,其中,城镇内部群体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40.3%,农村内部群体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7.1%。可见,城乡间不平等对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的贡献率稍高于城乡内部群体不平等,居民消费城乡内部群体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城镇内部群体不平等。从图3的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走势和贡献率趋势来看,2002—2012年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和城镇内部群体不平等在2007年之前趋于发散,2007年之后趋于收敛,泰尔指数分别从2002年的0.299和0.085增加到2008年的0.328和0.143,其后又分别下降到2012年的0.275和0.130。居民消费城乡间不平等和农村内部群体不平等趋于收敛,泰尔指数分别从2002年的0.184和0.030下降到2012年的0.130和0.015。居民消费城乡间贡献率和农村内部群体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内部群体贡献率则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城镇内部群体消费不平等大于农村内部群体消费不平等以及城镇
?居民消费城乡省际不平等的分解(二)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分解结果及分析表2给出了2002—2012年⑦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及其分解的泰尔指数,以及各类不平等的贡献率。2002—2012年,居民消费城乡间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52.6%,城乡内部群体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47.4%,其中,城镇内部群体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40.3%,农村内部群体不平等贡献率的均值为7.1%。可见,城乡间不平等对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的贡献率稍高于城乡内部群体不平等,居民消费城乡内部群体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城镇内部群体不平等。从图3的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走势和贡献率趋势来看,2002—2012年居民消费城乡群体不平等和城镇内部群体不平等在2007年之前趋于发散,2007年之后趋于收敛,泰尔指数分别从2002年的0.299和0.085增加到2008年的0.328和0.143,其后又分别下降到2012年的0.275和0.130。居民消费城乡间不平等和农村内部群体不平等趋于收敛,泰尔指数分别从2002年的0.184和0.030下降到2012年的0.130和0.015。居民消费城乡间贡献率和农村内部群体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内部群体贡献率则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城镇内部群体消费不平等大于农村内部群体消费不平等以及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有关。注:柱形对应于左轴(泰尔指数),折线对应于右轴(贡献率),图3至图6与此类似年份城乡群体不平等城乡间不平等城乡间贡献率城乡内部群体不平等城乡内部群体贡献率城镇内部群体不平等城镇内部群体贡献率农村内部群体不平等农村内部群体贡献率20020.2990.18461.5%0.11538.5%0.08528.5%0.0309.9%20030.2990.17859.4%0.12240.6%0.09230.8%0.0299.8%20040.3150.17655.9%0.13944.1%0.11335.8%0.0268.3%20050.3260.1755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BK1707200)
【分类号】:F1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入世对中国居民消费将产生五大影响[J];机电工程技术;2002年04期
2 ;中国居民消费步入新消费周期[J];农金纵横;2002年01期
3 ;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左右[J];中国物价;2006年04期
4 王秀丽,张昭俊;论中国居民消费演变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5 王远征;中国居民消费的市场发育和政府管制[J];战略与管理;2000年04期
6 尹清非;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的变化——在第4届亚洲消费者与家庭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所作的“国家报告”[J];消费经济;2001年04期
7 岳俊芳;入世对中国居民消费之影响[J];成人高教学刊;2002年03期
8 桑百川,付欣;外商投资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2年05期
9 严先溥;对中国居民消费群体的分析与研究[J];消费经济;2002年04期
10 ;中国居民消费步入新周期[J];政工研究动态;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沈坤荣;刘东皇;;是何因素制约着中国居民消费[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2 刘敏;;中国居民消费方式变革的文化视角分析[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数据研究部 孙亮 姚燕清;蛇年新春临近 中国居民消费静待爆发契机[N];上海证券报;2013年
2 记者 王平;中国居民消费可提升空间很大[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谷重庆;“中国居民消费不振的核心原因在于收入增速太低”[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4 韩洁 赵晓辉;今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8%[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5 贺骏;化解产能严重过剩 有放手才能有抓手[N];证券日报;2013年
6 刘铮;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扬[N];云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卢明名;中国居民消费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军;中国居民消费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邓春宁;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边晓娟;中国居民消费引起的间接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转移机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严斌剑;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经济学解释[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8年
本文编号:2528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2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