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化、需求诱导与产业结构升级
本文关键词:城市智慧化、需求诱导与产业结构升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代城市包含了数量众多的子系统,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涌入大量人口,导致城市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城市居民对交通、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供给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数字城市无法突破城市发展中的这些瓶颈。智慧城市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通过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中的传感设备,可以实时对城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响应,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因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高潮。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结合的产物,建立在数字城市发展成熟的基础上,智慧城市在信息本身、信息源、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获取信息的方法等方面比数字信息服务更具优势。因而用户会逐渐减少对数字信息产品的消费而转为对智慧信息产品消费,随着消费人群的增多,形成“需求方的规模效应”。此时当区域内消费人群和消费能力超过门槛之后,生产者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并且形成“生产者的规模效应”,在自增强机制和网络效应的作用下,智慧信息产品会对数字信息产品形成完全的替代,从而促进智慧信息产业的发展。智慧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提高产业的知识含量与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推动产业重组和促进生产要素流动等方式,最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用户对智慧信息产品需求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因此本文选择使用双重门槛模型,选取长三角地区12个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RD研究经费、人力资本和政府规模等控制变量,对产业结构升级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对于核心解释变量而言,当选择不同的门槛值时,核心变量系数虽然不同,但是用户需求都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根据不同的门槛变量及其对应的门槛值,将选取的12个研究对象城市分为了三个梯队。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智慧城市建设及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从满足用户需求、降低产品价格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智慧城市 需求诱导 产业结构升级 双重门槛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F49;F12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9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思路9-11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可能的创新点11-13
- 第二章 文献述评13-16
- 第一节 关于智慧城市需求研究现状13-14
- 第二节 关于需求诱导产业升级研究现状14-15
- 第三节 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15
- 第四节 评价15-16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背景下消费需求的微观分析16-21
- 第一节 城市智慧化与消费需求新变化16-18
- 第二节 产业升级导向的城市智慧化存在的问题分析18-20
- 第三节 本章小结20-21
- 第四章 需求诱导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机理分析21-31
- 第一节 智慧化信息服务的需求生成与市场扩张21-26
- 第二节 智慧化信息需求诱导产业结构升级26-30
- 第三节 本章小结30-31
- 第五章 实证模型、变量选择和实证分析31-41
- 第一节 实证模型的建立31-34
- 第二节 变量选取34-35
- 第三节 实证分析35-40
- 第四节 本章小结40-41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1-46
- 第一节 主要结论41-42
- 第二节 政策建议42-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市规模[J];城市问题;2002年05期
2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城市品位[J];协商论坛;2004年02期
3 李宝梁;;城市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武夷山;;城市规模多大为好[J];科技导报;2007年13期
5 杨洋;谢凤华;;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07年09期
6 徐云;;城市足迹馆:感受世界文明的底蕴[J];公关世界;2010年11期
7 阿纳休·萨巴尔毕斯科亚;彭永清;;与城市和谐共存[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8 吴家浩;高少慧;许维栋;;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9 刘丽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需处理好五种关系[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10 李海俊;芦效峰;程大章;;智慧城市的理念探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小培;胡敏;;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珠海城市竞争力及其提升对策[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曹慧;;论经营城市(节选)[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梁东;李瑞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问题及对策[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林;董海浪;张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钱铭;;浅论控制城市规模与节约土地[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6 俞滨洋;陈烨;;论新世纪哈尔滨城市品牌的重塑[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同德;;我国城镇化进展中的城市规模布局的探讨[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8 R塠x;王[x海;;悂向21世}\0的昆明[A];一九九九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游;;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胡毅;董珂;;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张琳彦;城市规模跨向“大蚌埠时代”[N];蚌埠日报;2012年
2 梁倩;我国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将改[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记者 杨宝迪;塑造一座有灵魂的城市[N];长春日报;2013年
4 早报记者 欧昌梅;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可能重设[N];东方早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霞;“中国应该重新考虑城市规模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城市治理 既要看得到更要管得到管得好[N];西安日报;2014年
7 记者 孙振宇;城市规模上档次 长远发展添活力[N];雅安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个性城市要特色不要克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中国50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下)[N];中国环境报;2001年
10 胡双梅;人口、产业和城市集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系[N];中国人口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亮;城市规模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张福磊;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与国家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韩绪;用民主设计塑造城市精神[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4 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陈Z
本文编号:256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5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