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8 06:13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去产能促产业升级,成为深化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自此,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也增长迅速。截至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OFDI共144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是否和外商直接投资相同,也存在技术的溢出效应,而这又能否带来我国整体的技术进步,回答这个问题对坚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根据已有研究梳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动机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然后从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投资特点以及技术获取存在的问题等现实情况。接着,通过索罗残差法计算出了国内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作为被解释变量;模型的解释变量是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所得的国内研发资本存量以及L-P模型中的进口贸易渠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另外,加入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时间趋势作为交互项。然后利用构建的模型对中国各省市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全样本的存在性检验。最后,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质量以及地区差异划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组别,也对中国国内地区差异进行了分组回归。得到了如下实证结论:第一,通过全样本存在性检验分析,由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渠道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系数为正,说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这说明对沿线国家的OFDI增加会提高中国国内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中长期投资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也是显著存在的。第二,在进行差异性分析时发现,制度环境优越的东南亚地区及中东欧地区对中国OFDI产生了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异性检验无法辨别出是否存在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差异。但中长期中制度环境质量、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都会都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差异分析时,在经济和地理距离更为接近中国的东南亚区域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对其OFDI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最明显,对中东欧也存在显著的正向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而对南亚、西亚、中亚、独联体及蒙古区域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在中长期上述地区则均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地区差异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明显,但是中长期中东部地区对沿线国家OFDI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本文最后还根据模型结论和实证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丽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6年05期

2 尹东东;张建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01期

3 刘小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西部皮革;2016年16期

4 杨宜勇;;主持人语[J];人民论坛;2016年27期

5 潘素昆;杨慧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2期

6 刘志坚;杨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J];北方经济;2013年08期

7 邵才捷;;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03期

8 钱建娣;袁兆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J];江淮论坛;2009年03期

9 周春应;;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10 唐志;;中国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奇;夏丽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空间差异研究[A];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王昌林;;技术溢出效应与产业科技竞争力计量模型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珏;贺艳琴;;新兴经济体国家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A];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第十三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9年

4 ;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国别差异性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5 袁峰;李姗姗;邱爱莲;;中国信息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6 李福学;李鑫;戴泽光;;关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机制分析及对策——基于FDI技术溢出效应视角[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勇;;上海工业企业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8 胡雪萍;许佩;;FDI质量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9)[C];2019年

9 唐保庆;黄繁华;杨继军;;服务贸易出口、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10 王林辉;苏碧娟;;我国进口机械设备的技术含量及其技术溢出效应[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世生;重视技术溢出效应[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2 章轲;1比10 航天技术溢出效应巨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石永恒;寻找更多的共赢点[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4 黄伟;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值得怀疑 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政策有待调整[N];中国工业报;2006年

5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 黄新飞;推动中国双向直接投资互动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6 梅永红;为自主创新提供市场机会[N];中国工商报;2010年

7 贺北时;FDI与自主开发[N];中国汽车报;2005年

8 双乙;市场迫近与全球研发[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记者 谢开飞;致公党中央调研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N];科技日报;2015年

10 记者 王坤;抢抓有利时机坚持不懈抓投资抓项目 以项目建设更大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N];黑龙江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e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周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岳金桂;基于进口与FDI传导机制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王利耀;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张纪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隆娟洁;不同来源地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陈卓淳;FDI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殷腾飞;中国采矿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9 窦森;基于股权合作的FSFDI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朱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与TRIPS协议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2 王玉敏;海外华侨华人网络、组织学习与中国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3 李衡;制度环境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4 李俊;湖北省FDI技术溢出效应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5 朱琳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6 阮世珂;我国环保产业集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国际关系学院;2019年

7 岳莉莉;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8 王淼;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9 戴腾锐;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10 董双强;先进制造业集聚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04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04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