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18:26
【摘要】: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支持该区域内人口基本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能够评价一个区域现有资源与人口的比例是否合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基于山西省是我国第一个省级层面的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研究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高低及其状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相对资源承载力理论,结合山西省的实际状况,建立了“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主要采用耕地面积、GDP、社会保障支出、森林面积等26个具体指标,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AHP和熵权法)为指标赋权重,通过运用改进(基于优势资源牵引效应和劣势资源束缚效应原则)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对山西省的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本文一方面以全国为参照区,研究山西省2000-2017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接着根据2000-2017年得出的结果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山西省2018-2025年的相对资源承载力做了预测;另一方面以山西省为参照区,研究山西省2016年11个地市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结果如下:(1)以全国为参照区,2000-2017年山西省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分别处于盈余、超载状态;相对社会资源承载力在盈余和超载的临界处上下浮动:2000-2003、2006、2014-2017年处于超载状态,2004-2005、2007-2013年处于盈余状态;相对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变化幅度偏大,但基本为盈余状态,仅有2016年为超载状态;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2001、2011、2015-2017年处于超载状态,其余13年处于盈余状态。(2)以全国为参照区,预测出2018-2025年的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处于盈余状态,但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且超载状态呈现更加严重的趋势;预测出的相对社会资源承载力处于微弱超载状态,但该超载状态呈现减轻的趋势;预测出的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处于盈余状态,但是呈现下降趋势;据此计算出的综合资源承载力为超载状态,且有变严重的趋势。(3)以山西省为参照区,201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大小顺序为:太原运城吕梁临汾忻州晋中大同长治晋城朔州阳泉。自然资源承载力中,晋城、朔州、运城、忻州、吕梁4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经济资源承载力中,太原、晋中、朔州、晋城4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社会资源承载力中,太原、晋中2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中,太原、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忻州、吕梁7个地市处于盈余状态;综合资源承载力中,太原、晋城、朔州、忻州3个地市为盈余状态,吕梁市为均衡状态。最后,本文依据对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图文】:

柱状图,重污染,柱状图,山西省


说下降了 41 天;但是 2017 年重污染天数 15 天也少有 2016 年的 20 天。总体来说,山西省空气质量极端天气天数减少,但是污染天数上升。图4.1为2017 年山西省各个地市的重污染天数柱状图,同时对比 2016年数据,1资料来源:山西省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柱状图,自然资源,相对承载力,柱状图


本章分别以全国 2000-2017 年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资源为参照,计算山西省 2000-2017 年各项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并得出承载状态,进而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接下来 8 年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5.1 山西省 2000-2017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5.1.1 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状况(1)结合公式 3.8-3.9 计算 C1i;(2)运用自然资源的各指标权重结合 C1i计算 C1;(3)将 C1与山西省实际人口数相比,得出 2000-2017 年相对自然资源承载力状态的变化趋势;(4)根据以上得出数据绘制出堆积柱状图 5.1 以及柱状图 5.2,,更加直观地展现山西省自然资源承载力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F0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芹;鄂世举;赵忠平;;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职教育资源承载力省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12期

2 王子灏;仇培林;袁阔;;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J];时代金融;2016年36期

3 张赛赛;冯秀丽;马仁锋;王腾飞;吴丹丹;徐晖;范园园;;河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06期

4 傅茜;杨德刚;张新焕;夏富强;汪菲;;伊犁河谷县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5 陈红梅;杭艳红;杨林;韩东薇;石磊;宁静;;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节水灌溉;2016年04期

6 周雯雯;王艺涵;;老河口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市场;2016年38期

7 齐鹏;陈强;马丁丑;王晓娇;;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张掖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年04期

8 周智;黄英;黄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2期

9 瞿秀华;熊黑钢;闫人华;李成圆;;新疆各地州(市)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2期

10 尤利平;;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河南省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4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学森;邬志辉;;关于教育资源承载力的理论探讨[A];第四届中国农村教育高端论坛暨第二届现代田园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2 安乐;;辽宁省1995—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玉素甫江·如素力;曼苏尔·沙比提;;新疆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晓;宋世杰;蒋武燕;;安康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5 冯菲;吴洽儿;;近海渔业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探讨——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景跃军;陈英姿;;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比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李德;戚尚恩;王f ;;区域粮豆气候资源承载力的评估方法探讨——以安徽宿州市为案例[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怡;胡小猛;;烟台水资源承载力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王奇;;温州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谢令德;李宗仁;李若东;;青海高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探讨[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晨 廖君 姚友明 刘良恒 汪伟;户籍人口剧增考验城市公共服务和资源承载力[N];经济参考报;2018年

2 记者 李舒瑜;多项环境资源承载力亮红灯[N];深圳特区报;2009年

3 记者 翁惠娟 王慧琼;多举措全面提升深圳环境资源承载力[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林亚茗 杜颖佼;首建资源承载力区域评价体系[N];南方日报;2007年

5 陈佳荣 陈韵怡 李敏思;“减船转产”优化海域资源承载力[N];深圳商报;2017年

6 特约记者 沈嘉;北京常住人口破1600万 资源承载力受挑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武汉公务员 严辉文;区划改革重在做大资源承载力[N];长江日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耿建扩;开展环境资源承载力定量分析研究[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金然;金融如何服务好实体经济?[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6年

10 记者 陈艳红;今年7月中旬煤气将全面退出北京市场[N];首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薇;黄河三角洲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2 聂春霞;新疆城市化道路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3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海燕;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5 莫虹频;区域典型物质与能量代谢模拟及优化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6 汪一帆;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重要矿产资源支撑及保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凯丽;山西省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2 梁晶晶;人口流动背景下超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承载力分析[D];广州大学;2019年

3 关威;国土资源承载力与生态环境容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贺正洋;高速城镇化地区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5 黄程希;压煤区水土资源承载力协调性时空变化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6 高洁;西藏自治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8年

7 闫s

本文编号:2607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07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