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选择
【图文】:
图 3.1 产业生命周期图第五,产业集群理论,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是在总结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得到的。他从价值链、经济效率、组织变革等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审视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波特通过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做出了具体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个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的形成竞争性的环境和优势。他认为,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于竞争,而产业的发展的往往都形成于有竞争力的集群。这些集群包括一连串的上、中、下游产品部门及其他企业或者是机构,这些产品部门、企业或者是机构对于产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产业集群通常会延伸到下游的领域,也会延伸到互补品的产业上。波特研究发现,一国在国际上具有优势的产业,往往其产品部门在地理上呈现出产业集中的趋势。产业集群理论为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切实的依据。3.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3.3.1 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主要观点
为了更好的对产业竞争优势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解释,钻石模型应运而生。在该模型中,包括了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以及竞争对手等四大关键要素,同时还涵盖了机遇和政府两个重要变量。这四大关键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是波特“钻石模型”的主体,六种要素之间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动态的竞争模式,,企业竞争的基本环境就是由上述要素所组成的。钻石模型如图 3.2 所示。(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作用主要体现在产品部门生产方面的表现,根据波特的研究,可具体分为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与基础建设等方面上述的生产要素有些是自然就存在的,有些则需要开发与培养,波特认为后者在产品部门发展中更为重要,这也是其产业竞争力形成的来源。生产要素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部分。其中天然资源、地位位置、劳动力情况、甚至是气候都属于初级生产要素,高级则包括高质量的人才资源、现代化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拥有创造生产要素的机制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更为重要,拥有更多高级别和专业性的生产要素是获得强大而持久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以威;;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基于竞争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2年15期
2 张海翔;田东林;;云南省主要经济作物比较优势研究[J];当代经济;2012年07期
3 余少谦;;国际贸易显性竞争优势指数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7年31期
4 苏国贤;李玉萍;;山西省蔬菜产品优势指数测定与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5 刘琰琰;潘学标;;中国棉花生产优势省域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6 张雨薇;崔新宇;潘仲尼;李玉萍;;临汾市苹果产业比较优势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8年07期
7 秦泰辰;玉米性状优势指数和相关程度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1981年05期
8 李晔;申广荣;;上海市主要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年01期
9 张先叶;;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2005-2010的比较优势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3年02期
10 潘力;;吉林省玉米生产竞争优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亚楠;张宗利;李非凡;杨慧;袁新华;;我国罗非鱼主产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张英;;农作物区域比较优势模型及新疆地区的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潘学标;刘琰琰;;中国棉花优势区分析及遥感估产分区[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行业分析师 马莉;品牌与产品性价比的合力[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彭代武 戴化勇 李亚林;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N];湖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东麒;“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产能合作的路径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滔;巴彦淖尔市主要经济作物比较优势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7年
2 黄晓春;安徽省水果产业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3 祁国宾;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区域优势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宁;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武同华;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6 陈燕;第六师果蔬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7 郭倩;山西省特色农产品竞争战略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张文晓;连云港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9 徐世艳;吉林省玉米生产比较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侯媛媛;甘肃省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0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10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