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越南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0-04-07 03:57
【摘要】:自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南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越南保持与中国发展和谐、稳固的两国关系,其中经济合作是中越关系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越南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为:GMS),并对越南融入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随着由中国、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下简称为LMC)的成立、发展和壮大,越南与湄公河次区域各个国家的合作项目也不断涌现。本文则是从越南的视角来看从GMS到LMC的发展。笔者通过资料收集、走访调研中发现,当前LMC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且己在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越南的参与热情并不高。虽然越南政府积极与中国保持沟通和合作,希望参与其中获得收益,但LMC在越南的宣传和推广还主要在停留在官方与外交层面,越南普通老百姓对于LMC认识的深度、参与的幅度和期望的热度均不如GMS。为了详细研究这一问题,笔者搜集了中越两国对于LMC及GMS进行的研究和实际合作发展等方面情况,介绍二者的由来、现状及发展,主要目的在于深入探索澜沧江一湄公河地区区域合作机制发展的历程,从越南的视角对GMS和LMC进行分析比较。通过研究发现,虽然越南一直以来积极为建设融合、可持续及繁荣的GMS做出贡献,但由于GMS机制在政治、安全和社会领域的合作上存在缺陷和不足,越来越难以满足越南的快速发展需求,而LMC的成立和发展正当其时,因为有GMS为LMC奠定的坚实基础,所以LMC发展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方向。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比对GMS和LMC两个合作机制在合作性质、合作内容、合作特征、合作前景等方面的优缺点,详细阐述了澜湄合作机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希望通过分析两个合作机制的异同点和优缺点,互相取长补短,对越南全面参与澜湄合作、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打造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提供一点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5;F133.3
本文编号:2617417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5;F1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清润;宋均营;;澜沧江—湄公河下游五国期待“澜湄机制”[J];世界知识;2015年22期
2 卢光盛;金珍;;“澜湄机制”: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新尝试[J];世界知识;2015年22期
3 罗圣荣;杨健;;冷战后的美越关系与中国因素[J];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林民书;刘名远;;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利益分享与补偿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5 陈洁;骆华松;;GMS五国对待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态度分析[J];商;2012年22期
6 李平;;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20年综述[J];东南亚纵横;2012年02期
7 潘永;邓莉云;;中越贸易人民币结算问题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郭延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及评估[J];东岳论丛;2011年04期
9 付瑞红;;亚洲开发银行与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9年03期
10 阮太国;马金案;;GMS合作对越南中部经济发展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玫;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卢光盛;地区主义视野中的东盟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7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1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