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09:45
【摘要】:县域经济是连接城乡经济的纽带,县域单元的经济状况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结构优质,质量良好的县域经济状况将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改革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人们对县域经济的认识愈加深刻,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比重增加、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等提供思路和对策。而黑河市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方面拥有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优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黑河市的县域经济却存在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着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以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为对象,旨在通过对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成因等方面的分析,提出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而推进黑河市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对县域经济和县域经济特点的概念界定以及阐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第四部分为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优势,包括现状、优势及成就;第五部分为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六部分为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路径选择;第七部分为结论。
【图文】:
4.4.1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伴随黑河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其非农经济进一步发展,对于吸纳劳动力就业以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县域经济发展,黑河市县域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强县强农的作用逐渐增强,有助于促进居民增收。另一方面,随着黑河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新的产业形态将不断出现并对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推动力,而围绕新的产业形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助于带动居民,促进居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推进黑河市新型城镇化化进程。数据显示,2017 年黑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26138 元,同比增加了 6.8%,与 2013 年相比,增加了 46.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14007 元,较2016年增加了1028元,增长了7.9个百分点,与2013 年相比,增加了31.02%,这些数据也能够直接或间接表明,随着黑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黑河市居民收入水平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该趋势对于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作用。
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使得其消费结构出现较大差距,高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及能力相对较高,其生活质量则不断提升,而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相对较低。随着黑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新特征。从下图 1 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黑河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 1.85,201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883,2016 年的城乡收入比为 1.886,2017 年黑河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866,从黑河市城乡收入比变化情况来看,黑河市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很大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抑制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629646
【图文】:
4.4.1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伴随黑河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其非农经济进一步发展,对于吸纳劳动力就业以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县域经济发展,黑河市县域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强县强农的作用逐渐增强,有助于促进居民增收。另一方面,随着黑河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新的产业形态将不断出现并对黑河市县域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大的推动力,而围绕新的产业形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助于带动居民,促进居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推进黑河市新型城镇化化进程。数据显示,2017 年黑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26138 元,同比增加了 6.8%,与 2013 年相比,增加了 46.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14007 元,较2016年增加了1028元,增长了7.9个百分点,与2013 年相比,增加了31.02%,这些数据也能够直接或间接表明,随着黑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黑河市居民收入水平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该趋势对于加强城市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作用。
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使得其消费结构出现较大差距,高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及能力相对较高,其生活质量则不断提升,而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相对较低。随着黑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新特征。从下图 1 数据可以看出,2014 年黑河市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 1.85,201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883,2016 年的城乡收入比为 1.886,2017 年黑河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1.866,从黑河市城乡收入比变化情况来看,黑河市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在很大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是抑制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斌;杨富田;;新常态下县域经济“亚核心”形成机制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2 李旭霞;;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S1期
3 胥亚男;李二玲;屈艳辉;位书华;;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及演变[J];经济地理;2015年04期
4 杜丽群;姚超;胡涛;;从江苏沭阳产业集群看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5年04期
5 刘国斌;杜云昊;;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研究[J];人口学刊;2015年02期
6 刘戈;王明浩;王建廷;方玉涛;;城乡统筹背景下县域产业规划路径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2期
7 苏艳霞;张文儒;;浅谈壮大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8 张改素;丁志伟;赵萌;王发曾;马倩;;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4年09期
9 黄勇;易法海;;县域经济差异:基于基尼系数的产业分解[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9期
10 张荣天;韩玉刚;;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2629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29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