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国际城市之间竞争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推动国与国之间现代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经济辐射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其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郑州于2017年2月确定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物流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良好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但存在经济发展总量低、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力不强、开放水平不高、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本文以国家中心城市为视角,以郑州为研究目标,以经济辐射力为研究内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郑州辐射力的综合排名,通过断裂点模型计算其辐射范围,用场强公式进一步计算郑州在断裂点处的辐射大小,深入了解郑州经济辐射力的强弱程度,指出影响郑州经济辐射力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的指出提高郑州经济辐射力相关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度和发展水平,促进中西部地区协调稳定发展。首先,本文对国家中心城市政策背景下郑州经济辐射力研究中涉及国家中心城市及经济辐射力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和阐述;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国家中心城市及经济辐射力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其次,从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科技教育、城市建设与环境等方面全面了解郑州经济辐射力现状。再次,从辐射源和辐射流两个角度出发,选取与郑州市在等级、规模、职能有可比性的14个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济南、南京、合肥、西安、太原、石家庄、郑州)组成样本,将城市经济辐射力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水平、科技实力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信息化程度、交通状况六个层面,共选取17个相关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起城市经济辐射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城市经济辐射力五大主成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根据所得结果,郑州在五个主成分的得分分别为-0.789、0.0338、0.629、-0.195和-0.708;在研究的14个城市中排名分别为第10名,第4名,第5名,第10名和第13名;即郑州在城市发展规模和资产投入规模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排名前列;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其主成分得分为负值低于平均水平;郑州经济辐射力综合得分为-0.399,排名第九位,综合经济辐射力低于平均水平。接着,运用断裂点模型对郑州的经济辐射范围作出界定,由卫星地图测量郑州到周边省会城市的距离可以看出,郑州到南京的距离最长达561.6公里,到武汉、合肥两地的距离相当,分别为467.5公里和462.8公里;到西安的空间地理距离为433.1公里,到济南距离为381.7公里,郑州到石家庄和太原的距离分别为374.6公里和363.6公里。由断裂点公式计算郑州到各个断裂点之间的距离得,郑州到南京的断裂点距离最长,达267.57公里,说明其经济辐射范围长,其经济辐射能力强;比较郑州到南京的断裂点距离与两个城市距离比可得,其经济辐射距离小于两城市距离的一半,约占47.6%。即在经济辐射能力方面南京的经济辐射力较强于郑州;同样,合肥、武汉城市其经济辐射范围也较强;对于西安、太原、石家庄、济南四个城市,郑州的经济辐射范围大于其两城市之间距离的二分之一,其经济辐射范围相比较而言郑州有较强的经济辐射能力。然后,根据郑州在断裂点处的场强大小可以看出,郑州在石家庄市的场强最大,表明郑州在石家庄的经济辐射力度最大,进一步辐射的能量最大;其次是济南、太原和西安;与合肥、武汉和南京进行对比,由于这三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雄厚,自身实力强;郑州在该三个城市断裂点处的场强大小较小,因此郑州对合肥、武汉和南京在断裂点处的经济辐射力小于其他地方。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论,结合郑州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对周边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分析郑州市存在经济发展总量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开放程度相对不高、环境问题显著、交通拥堵现象明显等制约因素。最后,为提升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提出促进经济总量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扩大对外开放能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发挥交通和物流优势等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泉;;地区经济辐射力比较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2年09期
2 陈正伟;总部经济辐射力的统计测定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4年09期
3 张华国;对天津工业潜力的再认识[J];经营与管理;1988年02期
4 李绍光;;浅析县城与乡镇企业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9年02期
5 朱章海,尚和平,沈丽华;上海对全国经济辐射力的现状与对策[J];上海综合经济;1996年01期
6 郭倩倩;陈永红;;宁波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7年05期
7 何龙斌;;我国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经济辐射力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4年08期
8 雷朝阳;徐雪琴;陈利兵;李霞;;省会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研判——以南昌市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5期
9 邵帅;;国防工业对区域经济辐射力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李汉林;沈关宝;时强;;论区域性科学技术和经济辐射力[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坚定不移开创大健康发展新局面[N];昆明日报;2016年
2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 马金书;增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经济辐射力[N];云南日报;2015年
3 吴黎 王萃;产业升级的蝶变之路[N];重庆日报;2009年
4 ;渝洽会提升重庆经济辐射力[N];国际商报;2015年
5 ;高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经济辐射力[N];重庆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母晓锋;旺苍:依托城镇增强经济辐射力[N];中国特产报;2006年
7 陈勇 陈郁琳;逐梦湘赣边 浏阳经济辐射力全面提升[N];长沙晚报;2014年
8 母晓锋;旺苍:依托城镇增强经济辐射力[N];广元日报;2006年
9 刘崇献;京沪经济辐射力探微[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刘崇献;京沪城市经济辐射力差异探析[N];中国信息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管志华;国家中心城市政策背景下郑州经济辐射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 胡海龙;武汉市经济辐射力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8年
3 王利军;武汉市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辐射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素芳;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王玺;世界城市建设视野下的北京经济开放水平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李泽融;北京总部经济的发展能力及其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于振生;世纪初东亚经济地位及中国的现实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
本文编号:
2661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6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