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包容性对收入差距及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7 02:50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秉承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理念。金融作为“一带一路”项目建设重要的支撑,建造国际金融合作平台是提高“一带一路”项目资金效率,有效防控项目金融风险的基本。推进金融包容性的发展则是打造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当中金融包容性的提高会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造成如何的影响应当被关注。本文特别关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包容性对收入差距与金融稳定性两个方面的影响。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9个国家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金融包容指数,以度量各国各时期的金融包容程度;二是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方法研究沿线国家金融包容性对收入差距的具体影响,并通过分组回归和面板分位数方法对其实施稳健性分析;三是利用动态面板广义矩方法研究沿线国家金融包容性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并着重关注金融包容性中的存款与信贷水平,对金融稳定性的具体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两个发现: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包容程度的提高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具有库兹涅茨效应,呈现“倒U型”态势,即一段时间内会加大收入不平等,但长期将对缩小贫富差距有积极作用;高收入国家已进入提升金融包容水平有利于收入公平性的发展阶段,但中低收入国家则仍需要注意推进包容性金融过程中对贫富差距的不利影响;且中等收入差距国家的受金融包容性影响程度最为剧烈,而对两端国家影响不显著。第二,沿线国家金融包容程度的提高对金融稳定性有消极作用,其中信贷扩张是风险提高的主要因素,但存款基础增大对金融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建造“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合作平台的进程当中,应深入了解与密切关注沿线各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实条件,发挥各自优势,做好因地制宜的工作。与此同时,建设和完善多层次、可持续、包容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共商区域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扩展金融支持手段,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树立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宗旨的观念,这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正确认识可能潜在的风险,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参与国在监督管理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全面合作,加强制定和落实灵活性与规范性并举的监管机制,强化共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做到以此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图文】:

主要变量,位数,危机


deposit(%)逦34.77逦3637逦38.73逦3&56逦39j09逦41j09逦4Q57逦44jQ2逦45J01逦4539逦4667逦49j03逡逑loan邋(%)逦2&83逦3338逦3ai8逦4283逦43.75逦4432逦4751逦45j63逦45^5逦4725逦4&24逦4679逡逑图4.1展示了上述五个主要变量的趋势。如图所示,2005-2016年间Z指数波逡逑动较大,经历了“前期快速提升一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逡逑机导致大幅下降一2010-2011年^u始回暖一2012年欧债危机导致再次较大幅度下逡逑降一2013-2016年振荡中逐渐再次回升”的变化过程,,可见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逡逑危机的爆发对各国金融稳定性存在着一定负面影响。2005-2016年间基尼系数整逡逑体变化不大,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下浮动之后缓步降低。金融包容性指数、商逡逑业银行的存款和信贷余额占GDP百分比三个变量在2005-2016年间变化类似

包容性,分位数,回归系数,分位点


在此将其作为稳健性分析列出。本文取0.1、0.25、0.4、0.5、0.6、0.75逡逑和0.9共7个具有代表性的分位点进行面板分位数回归,其结果如表4.9所示,逡逑各变量回归系数在不同分位点的变化情况如图4.2所示。其中,金融包容性指逡逑数在0.1和0.9分位点上不显著,由此可知,对贫富差距过大或收入公平性处于逡逑很高水平的国家而言,提氋金融包容性对收入差距不会再产生显著影响。金融逡逑包容性指数/F7在0.25、0.4、0.5、0.6和0.75分位点的回归系数均于5%或1%逡逑水平下显著,且呈由负到正、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119—6.704—7.385—逡逑6.048—0.141),这意味着随着基尼系数逐渐X棿螅鹑诎莸耐平允杖氩罹噱义系淖饔么铀跣〉嚼┐

本文编号:2682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82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