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制度距离、制度协调与“一带一路”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发布时间:2020-06-01 00:15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我国跨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走向“一带一路”区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但沿线国家众多,空间分布较广,国家间的政府治理情况、政权稳定性等方面区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经济环境也各有差异。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复杂国际环境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等制度环境的差异必然会影响我国对其投资进程,急需有效的制度协调工具来保护和促进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而以保护和促进两国投资,推动投资合作为目的的双边投资协定,是最广泛应用的国际投资协定,我国已与“一带一路”大部分沿线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成为解决“一带一路”区域制度环境问题的主要政策工具。同时,境外经贸合作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全维度紧密对接,大都分布在了沿线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建立在平等参与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符合我国与沿线国家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不仅是帮助我国转移富裕产能、规避贸易壁垒、保证稳定资源供给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沿线国家产业提质升级,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重要平台。因此,基于已有理论和文献,本文分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现状和制度距离现状,探讨了制度距离对OFDI的作用机制,再从制度协调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制度协调工具的现状,重点研究了双边投资协定和境外经贸合作区对制度距离的协调机制。然后,本文利用2003-2015年我国与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均阻碍了我国对其的OFDI增长。我国与沿线国家已生效的双边投资协定无法缩短政治制度距离,但可以通过缩短经济制度距离的途径促进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增长,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对我国在“一带一路”的OFDI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缩短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距离效果。
【图文】:

制度距离、制度协调与“一带一路”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制度距离对OFDI的影响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洲;;“一带一路”战略下境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框定研究——基于国际法的识别与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王明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制度基础[J];东北亚论坛;2015年06期

3 蒋冠宏;;制度差异、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8期

4 奥利弗·詹姆斯;中村绫子;尹晓婧;崔玲;孙广厦;;公共组织横向协调中的共同绩效目标:英国公共服务协议制度中的控制理论与本位主义[J];国际行政科学评论(中文版);2015年04期

5 漆彤;;“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税法思考[J];税务研究;2015年06期

6 邓新明;许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制度环境门槛效应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3期

7 刘娟;;外资风险资本、关系网络与国际创业企业制度学习——基于制度同构理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01期

8 杜江;宋跃刚;;制度距离、要素禀赋与我国OFDI区位选择偏好——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12期

9 李平;孟寒;黎艳;;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基于制度距离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4年12期

10 翟瑞瑞;陈岩;姜鹏飞;;基于动态整合视角的外来者劣势研究展望[J];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卿;国际投资规制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哲;区域投资规范及其对多边投资协定的影响[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690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690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