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北京市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20:3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取得了全方位地跨越式发展,但仍面临着潜在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行、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产业经济结构与城市发展定位不相匹配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过快等诸多大城市发展难题,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是实现北京长期稳定发展的“金钥匙”,对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为了有效应对大城市病发展难题、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北京社会经济实现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综合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城市流强度、经济流密度、数据包络分析(DEA)和投入产出等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承载能力这两个层面对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识别标准进行研究,完善区域发展新空间的识别体系。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从经济发展程度的角度,应当是具备较强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产业经济结构亟待优化提升、生产要素倾向在此集聚、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从环境承载能力的角度,应当是水资源较充沛的区域且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区域。基于此,对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优先备选空间作出如下判断,即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大兴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顺义区具备成为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可能。另外,对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这一工作提前进行安排,有利于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拓展工作。对此,综合相关文件精神将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拓展工作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2018~2020年);过渡阶段(2021~2035年)和完善阶段(2036年~);并就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相应论述,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要完善法治营商环境、制定落实发展规划、厘清政府市场关系、推进创新发展进程和加速推进对外开放。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既要着眼于外延式拓展,即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同时也要重视内涵式发展,即优化提升第一代发展空间。第一代发展空间通过产业疏解转移,吸引诸如新金融、新文化这样适于北京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经济层级更为高端的产业进入第一代发展空间,实现对其经济地理空间格局的重塑;以交通拥堵这一大城市病为例,指出切实推动城市治理水平现代化发展是打破“疏解—集聚—再疏解—再集聚”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办法;最后,基于当前北京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第一代发展空间要牢牢抓住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这一历史契机,努力建设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核心区域”。基于对区域发展新空间和第一代发展空间的研究,本文通过构建数理模型的方式对第一代发展空间与区域发展新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第一代发展空间与区域发展新空间之间“中心—外围”的隶属关系不会发生改变,同时,就区域发展新空间对第一代发展空间所起的分流和置换功能进行了相应阐述。最后提出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对策建议。
【图文】:

产业功能,高端,北京市,资料来源


图 1-6 北京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分布情况资料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9067113834927142&wfr=spider&for=pc。-67000-170003300083000133000200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技术路线图,论文,区域发展


关系展开研究。第一代发展空间和区域发展新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下的时代产物,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即在不同时期引领和带动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从经济发展体量和水平的角度,二者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中心—外围”的关系,即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不是对第一代发展空间的舍弃,而是通过产业转移疏解等方式实现对第一代发展空间产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塑,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手段为推进第一代发展空间城市治理水平现代化发展赢取时间。最后就本文主要的观点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其中需要更进一步阐述的内容进行扩展论述,并提出拓展北京区域发展新空间的思考。1.4.2 技术路线图本文综合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从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承载能力两个角度对区域发展新空间的识别标准进行研究;同时从内涵式和外延式两个维度对优化提升第一代发展空间以及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作出了相应的论述;此外,对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了阐述(图 1-8)。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莉;董少宣;;优化第三产业布局以促进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20期

2 张燕;;城市群的形成机理研究[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年01期

3 魏后凯;;中国城市行政等级与规模增长[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4年01期

4 赵弘;;北京大城市病治理与京津冀协同发展[J];经济与管理;2014年03期

5 赵建吉;茹乐峰;段小微;苗长虹;;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经济地理;2014年01期

6 张治河;黄海霞;谢忠泉;孙丽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研究——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J];科学学研究;2014年01期

7 胡菊华;;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在Lingo中的实现[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年05期

8 李国平;王志宝;;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态势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席雪红;;基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探索;2012年03期

10 郭继孚;刘莹;余柳;;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J];城市交通;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旭东;李亚红;王敏;曹国厂;;选址·功能·开发:设立雄安新区热点三问[N];人民日报;2017年

2 安树伟;;培育中国经济新战略区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3 王广禄;;城市群:21世纪中国发展新的增长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赵晓霞;;孩子眼中的未来城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成受明;山地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及扩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10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10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