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经济联系及优化对策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7;TU984.115
【图文】:
丘陵分布在九江市东部、景德镇市、上饶市、宜春市等县市(图 3-1、3-2)。鄱阳湖地区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势较高,其它地区地势较低。本地区海拔-22—27 米,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超过 400 米,其面积约占规划区总面积的 86%;海拔 10米以下地区最多,占比 50.5%;其次是 100—200 米地区,占比 20.2%。鄱阳湖城市群环湖地区地形起伏不大,周边地区相对高差较大。相对高差 50以下地区的面积占 42.8,其中相对高差 10 米以下地区占 9.5%,主要分布在永修阳以南的环湖地区和规划区南部部分区县;相对高差 50 米以上地区占 57.2%,主分布在武宁、瑞昌、德安、庐山、星子、彭泽、浮梁、贵溪、修水、靖安、奉新铜鼓、宜丰、万载、上栗、宜春、萍乡、芦溪、莲花、婺源、德兴、上饶、玉山铅山、广丰等县市。鄱阳湖地区地形坡度条件较好,坡度 6°以下地区最多,占规划区总面积的 8%;坡度 6°—15°的地区占 22%,坡度 15°以上地区占 20%。其中坡度 15°以上地区主要分布在修水县、靖安县、奉新县、铜鼓县、宜丰县、万载县、芦溪县、宁县、湾里区、德安县、瑞昌县、庐山区、星子县、彭泽县、浮梁县、贵溪市、源县、德兴市、玉山县、上饶县、广丰县和铅山县。[42]
丘陵分布在九江市东部、景德镇市、上饶市、宜春市等县市(图 3-1、3-2)。鄱阳湖地区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势较高,其它地区地势较低。本地区海拔-22—27 米,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超过 400 米,其面积约占规划区总面积的 86%;海拔 10米以下地区最多,占比 50.5%;其次是 100—200 米地区,占比 20.2%。鄱阳湖城市群环湖地区地形起伏不大,周边地区相对高差较大。相对高差 50以下地区的面积占 42.8,其中相对高差 10 米以下地区占 9.5%,主要分布在永修阳以南的环湖地区和规划区南部部分区县;相对高差 50 米以上地区占 57.2%,主分布在武宁、瑞昌、德安、庐山、星子、彭泽、浮梁、贵溪、修水、靖安、奉新铜鼓、宜丰、万载、上栗、宜春、萍乡、芦溪、莲花、婺源、德兴、上饶、玉山铅山、广丰等县市。鄱阳湖地区地形坡度条件较好,坡度 6°以下地区最多,占规划区总面积的 8%;坡度 6°—15°的地区占 22%,坡度 15°以上地区占 20%。其中坡度 15°以上地区主要分布在修水县、靖安县、奉新县、铜鼓县、宜丰县、万载县、芦溪县、宁县、湾里区、德安县、瑞昌县、庐山区、星子县、彭泽县、浮梁县、贵溪市、源县、德兴市、玉山县、上饶县、广丰县和铅山县。[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军;朱家俊;;浅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产业化发展[J];北方音乐;2016年22期
2 王哲芳;贺丽君;张菁;;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的设置思路与推进措施研究[J];科技广场;2014年04期
3 闵骞;谭国良;金叶文;;鄱阳湖生态系统主要问题与调控对策[J];中国水利;2009年11期
4 ;鄱阳湖生态经济专题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钟洁;蔡君;;鄱阳湖生态旅游区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2年02期
6 冯长明;李松志;王咏红;;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7 冯长明;王咏红;李松志;;庐山—鄱阳湖生态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0年02期
8 张平;;鄱阳湖生态经济系统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黄红英;;如何发挥教师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2011年33期
10 童丰生;张海峰;;职业教育与鄱阳湖生态经济互动发展机制研究[J];职教论坛;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发展环鄱阳湖生态旅游的对策分析[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2 熊玉霞;;实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中血吸虫病控制策略的思考[A];老专家2008年建言献策选编[C];2009年
3 欧一智;黄国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分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4 方光赋;;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力促宜春经济开发区赶超发展[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5 罗春香;汪南文;彭刚;;浅析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处理好的两个关系[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6 徐钦;;关于宜春中心城区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7 吴秋红;;定位生态经济 倡导低碳理念 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8 潘学武;;务实创新 加速崛起 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征文[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9 邹荣锦;;发展低碳经济 助推社会发展——宜春移动以信息化技术助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10 姚亮;;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新路子[A];“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科学发展新路子”理论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深宝 通讯员 王能力;鄱阳湖生态科技城推进“三区”建设[N];江西日报;2019年
2 记者 袁东来 沈明杰;加快推进规划建设 带动全市发展升级[N];九江日报;2017年
3 记者 储义;借鉴先进经验 推动升级发展[N];九江日报;2017年
4 邹平飞 李坚 本报记者 姜月平;借得东风好扬帆[N];九江日报;2017年
5 市委常委、鄱阳湖生态科技城党工委第一书记 陈和民;干好任内事 经得任后评[N];九江日报;2017年
6 记者 姜月平;鄱阳湖生态科技城规划情况昨发布[N];九江日报;2017年
7 长江周刊记者 吴凤思;鄱阳湖生态科技城起航[N];九江日报;2017年
8 记者 何深宝;九江建设鄱阳湖生态科技城[N];江西日报;2017年
9 记者 袁东来 沈明杰;打造生态文明样板区 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N];九江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胡蕊蕊;坚定信心 狠抓关键 担当实干 加力奋进[N];九江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类f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经济联系及优化对策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熊先承;鄱阳湖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钟洁;区域旅游品牌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蒋祯洁;鄱阳湖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居民感知及态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思远;鄱阳湖生态服务功能评估[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张型东;鄱阳湖生态系统空间结构与湿地功能分析及稳定性评价[D];南昌大学;2016年
7 徐旺龙;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立法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周雍;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周韫力;鄱阳湖生态经济生态效率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10 谢荣国;南昌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区域发展中心的路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4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3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