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0-07-29 12:13
【摘要】:“一带一路”的发展规划,是我国在亚欧地区优化全球治理结构的重要尝试,也是以经济为突破口,提高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经贸以及其他方面战略合作水平的重要实践。经贸合作作为“一带一路”的战略要点,金融监管构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制度借鉴和发展模式互通方面的集中点,这使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模式和监管制度等加以探究,成为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协同发展的要点。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通过归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吸收其对我国有启示之处,最终目的与意义在于优化“一带一路”,从金融领域入手,提高”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水平。从内容结构上看,本文第一章首先阐述文章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与方法等,为后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章阐释“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对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制度架构进行分析介绍。总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监管框架。在此基础上,第三章通过细分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新加坡、哈萨克斯坦、波兰和马来西亚等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并对金融业中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微观金融领域构成部分加以细致阐释,明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金融监管体制。第四章介绍我国的金融监管格局,并将我国的金融监管制度与上述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状况相对比。第五章归纳其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优化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水平。并结合银监会和保监会机构合并之后的新格局,诠释我国此后金融监管的趋势和走向。将此作为提高国际战略合作程度、建构亚欧全方位立体化全球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借鉴,保障“一带一路”的践行效果,发挥金融监管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向作用。综上,通过本文研究,可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对我国形成了一定的借鉴。也有助于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借鉴各家之所长,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梳理金融监管建构,在金融监管体制方面发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5;F831
【图文】:

银监会,组织机构图


图 4-1 银监会组织机构图银监会对银行业进行监管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为原则,遵循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相符合,也与银行业作为金融业构成部分的市场性和开放性相符合。银监会的主要职能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这也是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的重要方面:(1)会自动与银行金融机构运行相关的政策法规,起草法律文件,并颁行相应的修改意见。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2013)等意见的版型,亦即其履行该项职能的具体体现。(2)批准银行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等。这是银监会在金融机构准入、退出方面发挥其审核作用的体现。(3)银行业进行监管,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执法查处等。包括对银行总行、分行、支行机构与其负责人的监管。(4)归集我国银行机构的相应账目,包括会计信息披露和银行企业社会责

证监会,组织机构图


第 4 章 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环境下,银监会也着力推进自身的机构改革。其在 2015 年进行了机构改革,包括设立信托监管机构、对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专门监管、设立普惠金融部门等。这是银监会在我国变动的形势下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体现,也是我国金融监管模式不断适应金融监管环境的体现。4.3 中国证券业监管模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正部级单位,负责统筹国内证券期货市场交易监管。是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履行期监管职能的国家机构。对证监会的组织机构介绍如下:证监会

保监会,组织机构图


自我监管也是当前该行业监管的重要方式,这使得我国证券行业监管呈现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并行的特征。在证券期货行业内部,证券业协会、上市公司协会、基金业协会、中证监测等行业协会也同样具有证券业监管的权限。这是我国证券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证券行业高度市场化发展环境下的必然特征。4.4 中国保险业监管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我国对保险行业进行监管的政府机构,与证监会等同样,其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据国务院的授权,其在保险行业立法、保险行业法律法规修改、准入退出等方面具有权限。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逐步成型,保监会成为在保险领域具有独立监管职能的机构。其组织机构主要如下:保监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忠毅;;“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西部边疆安全治理:机遇、挑战及应对[J];探索;2015年06期

2 李晓;李俊久;;“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10期

3 李丹;崔日明;;“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经贸格局重构[J];经济学家;2015年08期

4 杨思灵;;“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治理及挑战[J];南亚研究;2015年02期

5 宋国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中国经济外交新发展[J];国际观察;2015年04期

6 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年06期

7 卢锋;李昕;李双双;姜志霄;张杰平;杨业伟;;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J];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03期

8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9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1期

10 王海运;赵常庆;李建民;孙壮志;A.B.奥斯特洛夫斯基;聂书岭;杨恕;李新;杨成;张恒龙;陈利君;陈继东;王维然;潘志平;朴键一;范丽君;张宁;王海燕;肖斌;吴宏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背景、潜在挑战和未来走势[J];欧亚经济;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勇;;欧洲多国加入亚投行 “一带一路”获金融支持[N];证券时报;2015年



本文编号:2773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73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