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信贷周期波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832.4;F124
【图文】:
图 4.1 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 图 4.2 负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在选取的时点中,负向信贷冲击都在一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并分别于第 2 个、第 3 个以及第 2 个季度达到最大负向影响。从响应程度看,2008 年第 3 季度经济增长对负向信贷冲击的响应程度最为剧烈,200年第 2 季度、2014 年第 1 季度的响应程度则较小。这表明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
图 4.1 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 图 4.2 负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在选取的时点中,负向信贷冲击都在一开始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并分别于第 2 个、第 3 个以及第 2 个季度达到最大负向影响。从响应程度看,2008 年第 3 季度经济增长对负向信贷冲击的响应程度最为剧烈,200年第 2 季度、2014 年第 1 季度的响应程度则较小。这表明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
图 4.3 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正向 图 4.4 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对负向信贷冲击的脉冲响应 信贷冲击的脉冲响应对比图 4.3 和图 4.4 我们发现,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多数时期都表现得比负向信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剧烈,同时,负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立即凸显,影响程度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而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速度相较于负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速度较慢,影响程度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先增强后下降的走势。这说明正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一定时滞,而负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则表现得较为迅速。这也反映出了正向信贷冲击与负向信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影响效果。另一方面,尽管在整个样本期间,经济增长对信贷周期波动的响应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但依然表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对于正向信贷冲击而言,2002-2004 年期间、2008 年第 4 季度-2011 年期间,其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强于其他时期的影响程度;而对于负向信贷冲击而言,2008 年金融危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毅;;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信贷投放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碳排放强度分组的省级面板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5年12期
2 廖慧;;银行信贷支持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J];新金融;2014年10期
3 张晓玫;罗鹏;;信贷增长、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5期
4 韩玲;;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基于信贷投放的解释[J];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4期
5 姚宇;庆东瑞;;信贷规模、效率和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影响分析——基于LMDI乘法分解[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10期
6 张岩;张晓峒;段楠;;增加信贷投放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基于我国贷款总量与实际GDP的长短期动态关系研究[J];财经论丛;2013年03期
7 孟祥兰;鞠学祯;;我国信贷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基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J];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8 范从来;盛天翔;王宇伟;;信贷量经济效应的期限结构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9 田成诗;;中国股市、信贷市场扩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崔小涛;;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钱燕;中国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继丹;信贷期限结构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5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7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