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山东省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8:10
【摘要】: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产业结构的演变,而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得益于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1991年以来,以知识创新与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驱动作用日益显著。目前山东省已进入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的关键时期,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然是全省的工作重点,所以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影响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推动山东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首先,本文通过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定性研究认为,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且科技创新的三个阶段即研发投入、研发过程与研发产出均会对产业升级的各维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同时,本文对山东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两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基于定性研究与现状分析,本文利用山东省1991-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基于现有文献及作用机制,构建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概念模型与指标体系,据此进行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到相应的时间序列数据;依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发展指数的测算,并得到研发投入、研发过程、研发产出、产业高级化、产业合理化、产业两型化、产业产出率共7个发展指数。其次,对测算得到的7个指数时间序列进行变量间的ADF检验、Johansen协整性检验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利用通过检验的时间序列构建了SVAR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就科技创新的3变量对产业升级的4变量的影响作用与贡献程度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本文构建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山东省1991-2015年间科技创新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驱动效应,贡献率约为28.8%,其中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阶段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而研发过程与研发产出总体并未对产业升级产生较为明显的驱动作用,同时产业升级的高级化受科技创新各阶段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山东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全省科技创新领域与产业升级领域的不断融合发展,为更好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F127
【图文】:

支出结构


2010 275360 7203267 843643 15881852016 476407 16333963 1670001 10557193综上所述,近年来山东省在研发投入方面,成绩显著,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发经费的投入虽增长迅速,但结构有待改善,具体经费结构如图 3-1 所示。从 R&D 经费内部支出来看:在 2016 年内部总支出达到 15660904 万元,其中来自府的资金有 1075904.8 万元,只占 7%;来自企业的资金达 14252537.9 万元,占内部支出的 91%,两者差距巨大。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虽然要倡导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加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但政府的作用仍是不容替代的,在战略性、公益性研发活动中,是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因此,政府在研发经费投入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从 R&D费外部支出来看:2016 年外部支出总额为 673059 万元,其中对境内高校的支出为1061.6 万元,比重为 23%;对境内企业、研究机构的支出分别为 196939.6 万元、214875.6元,比重达到 30%、32%。由此可见,对高校的 R&D 支出有待进一步增强,以加快现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

变化情况图,就业人员,三次产业,变化情况


图 3-7 第三产业相关行业产值变化情况(3)产业就业结构日趋合理,但整体发展存在滞后性。从 1978 年以来,山东省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化,具体变化情况如图 3-8 所示。山东省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农业就业人员基数较大,比例较高,但随着近几年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调整,农业就业人员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因此就业结构不断趋向合理。山东省就业结构从最初的“一二三”模式,到 1990 年首次实现“一三二”模式的转变,自此以后,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例一直十分接近,两者近乎呈同比例增长趋势,到 2013 年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首次同时超越第一产业,产业就业结构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且在 2016 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首次实现“三二一”的突破,最终定格为的 29.1:35.4:35.5。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年份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 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模型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模型


图 4-1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概念模型附注 1: 状态指标集, 因果影响, 反馈影响,①R&D 投入,②产业化投入4.2 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本文构建的概念模型,并参考有关参考文献[55]-[58],如王桂月等(2016)、曹勇等(2012)、徐晔等(2015)、陶雪飞(2013),建立如 4-1 表所示的指标体系。科技创新包括研发投入、研发过程和研发产出 3 个过程。研发投入主要分为:人力投入、经费投入与物力投入,其中人力投入主要包含科技活动人员比重、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R&D 人员比重等,经费投入则从 R&D 经费比重、科技三项经费比重、企业R&D 经费比重 3 各方面体现,物力投入包括仪器设备费、新增固定资产比重;研发过程主要包括:人员活动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及实施形式,人员活动情况主要以研发人员人均全时当量来表示,经费使用情况体现在人员劳务费支出比重、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比重 2 个方面,实施形式则是由对境内高校的 R&D 经费支出比重来表示;研发产出(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宇;;黑龙江省林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34期

2 江梅枝;张涛;;扬帆前进的东莞金融[J];广东金融;1988年05期

3 刘佳琪;;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J];农家参谋;2019年02期

4 高清;;江苏省境外产业与境内产业协调发展的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6年03期

5 施友佃;促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谈小城镇的兴起和繁荣[J];福州党政论坛;1996年03期

6 汤鹏飞;;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机制与思路[J];当代经济;2010年16期

7 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8 黄利明;实施“六化”战略 促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3年12期

9 黄细嘉;周青;;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2年09期

10 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肇光;;如何营造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的和谐环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黄利明;;实施“六化”战略,促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获奖优秀论文选编(2004)[C];2004年

3 李学森;王博;;新疆农区畜牧业与草产业协调发展[A];农区草业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王昊;;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艳君;刘卫东;;京津冀“城市群”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对接性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孙慧;;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旅游产业社会文化效应及其调控的理论与实践[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仁东;;坚持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三卷 林业分卷)[C];2006年

8 杨旭光;李澎霖;赵燕;;区域文化产业调整对艺术教育结构的影响分析[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9 郭雪莲;;生态健康人居视角下的城镇与产业协调发展——以“巴山新居”工程建设为例[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宋辉;;河北省与京津冀区域2010年产业发展对比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肖立新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牛伟;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之策[N];张家口日报;2018年

2 本报评论员;产业升级要有大转变[N];焦作日报;2018年

3 王艳艳;后旗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N];通辽日报;2017年

4 记者 李少鹏;行业巨头齐聚青海 聚焦锂电产业协调发展[N];上海证券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胡畔;应急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N];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

6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光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 雷明;以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发展与产业革命[N];贵州日报;2018年

7 整理 本报记者 李尚 张碧迁;推动产业发展 打造文化强市[N];银川日报;2016年

8 ;宗国英在滨海新区第三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摘要)[N];滨海时报;2016年

9 ;转型发展走新路 全面振兴创新业 为决胜全面小康而不懈奋斗[N];石嘴山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吴量亮;产业协调,加速迈向中高端[N];安徽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乃波;山东果业发展与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2 陈静;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王伦强;四川省城市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刘忠远;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韩德超;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峰;区域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多目标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梁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9 陈国亮;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yN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地方政府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9年

2 刘君;山东省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年

3 邹淇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4 瞿伟;价值链视角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韩飞;山西省人才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春玲;辽东半岛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张小宁;关中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与布局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门博阳;黑龙江省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9 段文元;吉林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10 梁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76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76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