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对舟山经济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09:31
【摘要】:为了促进改革开放,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实施了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国家级综合功能区,其担负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引领全面改革开放等方面的重要职责。随着国家级新区设立的数量增加和时间推移,适时对已建成的国家级新区是否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评估,有利于在高速度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转型中,为其他新区的建设提供借鉴,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效益。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市行政区域也就是新区范围,舟山群岛新区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占93.7%,舟山陆域面积远远小于海域面积,注定海洋经济是舟山群岛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因此,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海洋经济战略决策。客观评估该政策能否有效促进舟山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分析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索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利于促进舟山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政策效应评估能准确度量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对于完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经济效率评价能有效改进政策的质量,增进经济效益,为政策效应评估提供充分依据。经济发展的质量可以通过经济效率进行评价。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利用1995-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收集的江浙皖21个地级城市的投入产出经济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超效率DEA模型,以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人数,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公共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为四项投入要素指标,以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要素指标进行主要投入的经济效率分析,再结合“反事实”分析,探讨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对区域经济效率的影响。首次将数据包络分析与反事实分析相结合,首先通过收集1995-2015年江浙皖21个地级城市的投入产出经济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这些城市在上述21年间的经济效率;然后根据测算结果,以“反事实”分析方法量化研究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对舟山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该地区的经济效率,但作用时间有限,今后还需要对舟山现有经济增长方式及时加以改进。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引出本文研究目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分析,大致阐述了主要研究内容及整体思路,给出论文整体理论框架并指出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包括其实施的理论依据、作用机理以及区域经济政策评估模式。进一步对区域经济效率与评价理论做深入分析,阐述了经济效率概念、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经济效率评价方法,为下文效率测度指标选取提供依据,重点说明经济效率评价方法,给下文实证方法的运用打下坚实基础。第三章是舟山群岛新区政策效应理论分析,本章基于第二章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结合舟山具体特征进行细致深入分析,梳理舟山群岛新区政策效应理论大体框架。第四章是政策效应评估方法理论和实证分析,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从舟山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对比分析了舟山群岛新区政策实施前后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催生了舟山新区政策实施对舟山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研究。关注到近期“反事实”分析方法的流行,全面介绍了Hsiao基于面板数据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详细论述了Hsiao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为便于实证运用列出具体实施步骤。利用经济效率测度的政策效应评估实证分析,通过收集1995-2015年江浙皖21个地级城市的投入产出经济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这些城市在上述21年间的经济效率;然后根据测算结果,以“反事实”分析方法量化研究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对舟山经济效率的影响。对其分析结果给出具体解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和研究展望,结论主要是根据的新区政策实证结果提出的,研究展望给出进一步研究方向与完善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
【图文】:

技术路线图,经济效率,政策评估,事实


1.5 创新之处本文政策评估理论出发,选取政策评估两种重要便于操作的两种模式,从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率两个方面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使得研究更加充分,结论更具可靠性,避免了单一总量或效率,只注重总体或单一个体的研究不足。通过方法的总结分析,归纳出适用条件和可实施的过程,使得实际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根据经济效率测算结果,以“反事实”分析方法量化研究新区政策实施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首次将超效率 DEA 方法与“反事实”相结合。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1-1 Technology roadmap

模式图,政策评估,模式


图 2-1 政策评估模式Fig. 2 - 1 Policy Assessment Model区域经济政策评估是一项多目标多方式的系统活动,单一的评价模式完善的,但要想全面评价又十分困难。基于前文对区域经济政策评估含及政策评估的作用和意义,从价值层面和现实层面全面明晰区域经济政先,想要明确价值层面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可采用基于目标的目标达次,想要明确现实层面的政策效应和政策效率则可采用基于经济模式下式,通过成本效益两个方面来分析政策的优劣。因此本文中区域经济政式是目标达成模式和效率模式两个角度的综合评价模式。为更清晰了解系,给出图 2-2:

目标达成,效率,经济效率,项区


图 2-2 目标达成模式与效率模式关系Fig. 2-2. Target-to-target mode and efficiency mode relationship基于目标达成模式的区域效应评估侧重于评估政策实施后的影响和表现,目的是为探究政策目标的达成度,而基于效率模式的经济效率评价的侧重点在对政策实施的路径或方法的考察。效应评估是效率评价的基础,经济效率评价对政策效应评估的补充,两者相互关联。如果一项区域经济政策投入的成本过即使实现了预期目标,政策效应良好,那么它并不是有效率的,而如果一项区经济政策所需投入的很少,但却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政策效应很差,那么也无效率可言。所以,下文我们将政策效率评价作具体研究。2.2 区域经济效率与评价理论2.2.1 经济效率概念及影响因素(1)经济效率概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庆明;郭佳;;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探讨[J];南海学刊;2019年03期

2 王金波;;我国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3 徐盈之;顾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带来了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吗?[J];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4 周杰文;蒋正云;李凤;;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9年03期

5 李明珊;孙晓华;孙瑞;;要素市场化、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率[J];管理评论;2019年05期

6 李苏慧;;城乡收入差距对陕西省经济效率影响的分析[J];农家参谋;2017年20期

7 任阳军;汪传旭;;中国城镇化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7年12期

8 钱龙;;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年08期

9 徐永辉;匡建超;;四川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子的计量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10 任阳军;汪传旭;;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红倩;陈苗;;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非线性特征[A];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C];2019年

2 胡光;袁军;;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胡鞍钢;;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A];国情报告(第五卷 2002年(下))[C];2012年

4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辛光照;谭月;;中小城市生态交通规划评估方法[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C];2017年

6 陈金英;;中国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A];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7 李井奎;史晋川;;企业破产法的经济结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娄朝晖;;模块化“设计规则”的经济效率研究[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9 罗绍德;任世驰;;会计变革与经济效率:宏观分析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玲;周志方;;生态设计背景下产品资源价值流转因子评价分析模型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本家;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公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士哲;董事会结构特性与企业经营绩效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张伟;中国城市集群经济效率测度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苏华;地区专业化、多样化及其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刘建国;中国经济效率的影响机理、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唐兆希;基于能源约束与内生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陶爱萍;网络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杨秀玉;中国电信行业行政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赵国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蒋正云;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9年

3 刘观园;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对舟山经济的影响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4 陈小毅;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5 王珊珊;金融与科技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朱沛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7 李一凡;国家级新区腹地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8 胡雪瑶;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D];兰州大学;2019年

9 黄圣雯;经济效率、政策差异与贫困地区脱贫[D];石河子大学;2019年

10 吴桐;中国海洋经济效率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9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79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