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对舟山经济的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7
【图文】:
1.5 创新之处本文政策评估理论出发,选取政策评估两种重要便于操作的两种模式,从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率两个方面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使得研究更加充分,结论更具可靠性,避免了单一总量或效率,只注重总体或单一个体的研究不足。通过方法的总结分析,归纳出适用条件和可实施的过程,使得实际操作过程更加简单。根据经济效率测算结果,以“反事实”分析方法量化研究新区政策实施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首次将超效率 DEA 方法与“反事实”相结合。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1-1 Technology roadmap
图 2-1 政策评估模式Fig. 2 - 1 Policy Assessment Model区域经济政策评估是一项多目标多方式的系统活动,单一的评价模式完善的,但要想全面评价又十分困难。基于前文对区域经济政策评估含及政策评估的作用和意义,从价值层面和现实层面全面明晰区域经济政先,想要明确价值层面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可采用基于目标的目标达次,想要明确现实层面的政策效应和政策效率则可采用基于经济模式下式,通过成本效益两个方面来分析政策的优劣。因此本文中区域经济政式是目标达成模式和效率模式两个角度的综合评价模式。为更清晰了解系,给出图 2-2:
图 2-2 目标达成模式与效率模式关系Fig. 2-2. Target-to-target mode and efficiency mode relationship基于目标达成模式的区域效应评估侧重于评估政策实施后的影响和表现,目的是为探究政策目标的达成度,而基于效率模式的经济效率评价的侧重点在对政策实施的路径或方法的考察。效应评估是效率评价的基础,经济效率评价对政策效应评估的补充,两者相互关联。如果一项区域经济政策投入的成本过即使实现了预期目标,政策效应良好,那么它并不是有效率的,而如果一项区经济政策所需投入的很少,但却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政策效应很差,那么也无效率可言。所以,下文我们将政策效率评价作具体研究。2.2 区域经济效率与评价理论2.2.1 经济效率概念及影响因素(1)经济效率概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庆明;郭佳;;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探讨[J];南海学刊;2019年03期
2 王金波;;我国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背景[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3 徐盈之;顾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带来了绿色经济效率提升吗?[J];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04期
4 周杰文;蒋正云;李凤;;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9年03期
5 李明珊;孙晓华;孙瑞;;要素市场化、结构调整与经济效率[J];管理评论;2019年05期
6 李苏慧;;城乡收入差距对陕西省经济效率影响的分析[J];农家参谋;2017年20期
7 任阳军;汪传旭;;中国城镇化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7年12期
8 钱龙;;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年08期
9 徐永辉;匡建超;;四川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子的计量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10 任阳军;汪传旭;;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1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红倩;陈苗;;环境规制对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非线性特征[A];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C];2019年
2 胡光;袁军;;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胡鞍钢;;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A];国情报告(第五卷 2002年(下))[C];2012年
4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辛光照;谭月;;中小城市生态交通规划评估方法[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C];2017年
6 陈金英;;中国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A];2017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7 李井奎;史晋川;;企业破产法的经济结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娄朝晖;;模块化“设计规则”的经济效率研究[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9 罗绍德;任世驰;;会计变革与经济效率:宏观分析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玲;周志方;;生态设计背景下产品资源价值流转因子评价分析模型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米本家;公共投资与区域经济公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士哲;董事会结构特性与企业经营绩效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张伟;中国城市集群经济效率测度与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苏华;地区专业化、多样化及其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刘建国;中国经济效率的影响机理、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唐兆希;基于能源约束与内生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陶爱萍;网络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杨秀玉;中国电信行业行政垄断与竞争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赵国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勇;我国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蒋正云;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9年
3 刘观园;舟山群岛新区设立对舟山经济的影响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4 陈小毅;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5 王珊珊;金融与科技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效率的空间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朱沛宇;区域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7 李一凡;国家级新区腹地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8 胡雪瑶;甘肃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地理探测[D];兰州大学;2019年
9 黄圣雯;经济效率、政策差异与贫困地区脱贫[D];石河子大学;2019年
10 吴桐;中国海洋经济效率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9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77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