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1 19: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低碳经济是契合国际经济建设潮流,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和形势下,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其低碳经济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采用DEA法对其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评价,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时间序列最小二乘法研究了影响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国内相关论题的研究视角和内容,为相关省市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发展绩效提供理论借鉴和方法参考;有利于引导类似内蒙古的相关省市加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找出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障碍,提高低碳经济发展绩效水平,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评价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效率值为1.0273,该值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排名在全国处于第12名,且属于规模递增效益,增加各项投入要素,可以增加内蒙古自治区低碳经济产出。(2)要想使得自治区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佳水平,主要可以从如下路径着手:提高资本投入效率、增加人口规模、增加研发投入、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工业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效率和优化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3)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动态评价结果显示,1996年至2010年,受到效率改进指数拉升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低碳经济Malmquist指数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且大部分年份Malmquist指数都大于1;2011年至2015年,受到效率改进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双波动下降的影响,Malmquist指数基本都小于1。(4)由全国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可以得出,从显著性来看,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从影响方向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市化率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负方向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与低碳经济呈现正相关。内蒙古自治区时间序列回归结果显示,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机构的影响较为显著。与全国数据相同的是,在自治区数据回归结果中,解释变量对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正负向影响与全国保持一致。此外,在全国数据和内蒙古自治区数据分析结果中,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都是显著的。(5)为提升内蒙古低碳经济展绩效,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技术进步角度和产业结构角度入手提出了相关改进对策。
【学位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强;;谈经济发展与教育反思[J];才智;2019年26期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又好又快发展[J];新重庆;2008年10期

3 王雪莹;;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J];新时代职业教育;2018年03期

4 ;重庆旅游要在经济发展低谷中逆势而上[J];决策导刊;2009年03期

5 苗苗;;浅议图书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2年02期

6 冷崇总;;关于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陕西综合经济;2008年03期

7 焦君安;;浅析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林更生;;科技录像为群众架起“致富桥”[J];浙江电化教育;1994年03期

9 ;全面落实“314” 又好又快促发展[J];新重庆;2007年12期

10 ;万州区——经济发展提档提速[J];新重庆;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必俊;;发展健康产业 促进健康长寿和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2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陈继平;潘丽珍;庞森;;广东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5(2007~2008)[C];2008年

4 翟庆昌;李颖;李有为;杨雨;张宁;;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5 陆群;周洁;欧坚;;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6 周轶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效益深圳”[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征;;充分重视现代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8 任保平;;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转型及其创新支持[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广州市海珠区课题组;张月恒;;城市街道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A];经济科技研究论集[C];2010年

10 刘中朝;;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洁;贵州推三项金融新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N];贵州政协报;2013年

2 党贺喜;奋力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N];郑州日报;2006年

3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 自治区工商联党组书记 杨锦明;发挥工商联特色优势 推动非公经济发展[N];宁夏日报;2016年

4 记者 杨蕾;建平台抓项目挖潜力 推动经济发展[N];潮州日报;2016年

5 记者 罗晓君 通讯员 徐冰艳;独山港镇加速路网建设全力助推经济发展[N];嘉兴日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单永东;克州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N];克孜勒苏日报(汉);2016年

7 记者 张云;真抓实干 奋力拼搏 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更好水平[N];山西日报;2016年

8 记者 吕华 见习记者 雷鸣;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升级 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N];西安日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廖蓝蕾;自贡高新区跑出“加速度”[N];自贡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朱剑红;爬坡过坎 行稳致远[N];人民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甘;精英形成、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武汉大学;2013年

2 陈伟平;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侯鹏;习近平经济发展新常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8 吴丽燕;澳门经济发展及其供需平衡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冯振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与优化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黄建宏;经济发展与利率的决定:一个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宇新;吉林省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婕;广东省经济发展与省际人口迁入的实证分析[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

3 杨雪露;促进德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4 王文柳;云南省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5 王霄婷;乌鲁木齐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6 段朝晖;装配式建筑区域水平与经济发展耦合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7 熊云川;地方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8 彭晓钊;印尼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厦门大学;2018年

9 唐俏阳;共享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10 郑旭东;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10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10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