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损害及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0-11-12 22:12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给面临复杂内外部环境挑战的中国经济带来极大外部冲击。疫情的高度传染性和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领域总需求和总供给层面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直接损失,同时也通过对产业链运行的影响、对就业的影响及中小微企业生存根基的挑战,给经济长期发展带来间接负面影响。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应以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为主帮助企业开展生产,以促进疫情带动的新产业和新发展模式助力经济恢复,以扶持中小企业应对危机并实现发展变革、增强经济活力,并以地方政府治理的系统性改革为提振市场信心提供保障。
【部分图文】:

肺炎,病例,病毒,疫情


面对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2020年1月23日武汉全面“封城”,为全国的疫情防控创造条件;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工作。在党中央统一指导部署下,全国各地相继出台并采取了一系列关于新冠病毒潜伏期隔离观察、延长春节假期、延迟节后复工等疫情监测和防控举措,以求在最快时间内使疫情进入稳定和收缩状态。总体来看,自2月3日开始,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数呈明显的连续下降态势(见图1),显示出阻断传染源后,全国各地输入性病例得到有效控制。而湖北的情况相对复杂,但从2月4日起新增确诊病例数虽有波动却也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2月12日因湖北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开始将疑似病例中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确定为“临床诊断病例”,并纳入确诊病例统计,故数据一日暴增失去了统计学上的参考意义,除去此日依然可以看出,随着湖北的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工作的持续推进,新增确诊病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连续稳步下降(见图1)。另一方面,根据疫情观察—疑似—确诊—康复(或死亡)的诊断程序判断,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是确诊病例的潜在性指标,直接影响疫情未来发展态势。从统计数据看,在2月4日之前,全国疑似病例和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已达到很大基数,预示着后续新增确诊病例会继续增加,但尚在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数于2月4日趋缓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出现下降迹象(见图2),说明在全国大力防疫举措下,对疫情传播源的控制已初见成效,为及早进入基数消化阶段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同时,新增疑似病例数也从2月5日后呈现下降态势(见图2),释放出疫情稳步控制的积极信号。只有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逐步减少,才能够以更充分的医疗资源逐步治愈存量病例,使疫情收缩直至消失。

疫情,医学观,肺炎,病毒


另一方面,根据疫情观察—疑似—确诊—康复(或死亡)的诊断程序判断,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是确诊病例的潜在性指标,直接影响疫情未来发展态势。从统计数据看,在2月4日之前,全国疑似病例和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已达到很大基数,预示着后续新增确诊病例会继续增加,但尚在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人数于2月4日趋缓并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出现下降迹象(见图2),说明在全国大力防疫举措下,对疫情传播源的控制已初见成效,为及早进入基数消化阶段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同时,新增疑似病例数也从2月5日后呈现下降态势(见图2),释放出疫情稳步控制的积极信号。只有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逐步减少,才能够以更充分的医疗资源逐步治愈存量病例,使疫情收缩直至消失。随着卫生医疗方案不断优化完善,以及全国范围内采取的防控干预措施对疫情内生进程阻隔作用的充分发挥,从3月6日开始,全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均下降至两位数,到3月18日,全国各地包括湖北省武汉市这一疫情重灾区在内,已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并进入确诊病例加速消化和清零阶段。但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发展形势却格外严峻,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达159个,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18万例。全球疫情的快速扩散使得中国在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输入性压力和风险,实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完全控制的目标依然艰巨。因此,在继续加强和巩固防控成效的同时,前瞻性地分析此次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及疫情消散后的经济状态和政策导向,对稳定由疫情引发的社会恐慌和震荡、最小化疫情负面影响至关重要。

趋势图,春运,同比,旅客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造成的直接冲击是相当明显的。在影响总需求的传导机制上,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使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消费冲击最为突出。近年来,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扩张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此次疫情在传统的春节消费黄金周大规模爆发,且主要疫区消费潜力巨大。受疫情影响,人们纷纷改变原有计划,尽可能减少外出、取消集聚,全民防疫使消费需求大幅度降低,以内需为主的经济结构受到巨大冲击。而消费需求的骤减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造成的直接损失最大,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等依赖人员流动和互动进行消费的服务类行业首当其冲[5],疫情期间收入出现断崖式下降,图3呈现的春运期间特别是节后全国旅客发送总量相比同期超过80%的下降便是一个重要体现。2003年SARS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样集中在第三产业,但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因而对GDP总量影响不大[2]。如今,中国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就业人员近4亿,疫情对第三产业的重创不仅会暂时阻滞国民经济总体增长,还将对全社会就业形势和社会稳定形成巨大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17日发布的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06 504亿元,同比下降6.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5.2%。在投资和出口方面,疫情防控使春节假期延长、企业复工延迟,使生产无法正常运转,制造业、房地产投资等出现短期停滞,其在统计数据中的表现为,一季度除与抗疫相关行业投资保持增长外,社会领域投资总体下降8.8%。而随着疫情国际影响的升级,世界多国对中国采取停航措施,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外来投资受到阻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总供给的冲击则是在生产要素流通受阻和短期恐慌性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疫情影响下,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严格限制甚至中止,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料供应、市场营销等活动也被迫暂停,不得不面对停工减产带来的经济损失,服务业、工业增加值出现明显下降,更进一步也会对中国通过供给侧改革培育出的有利于促进高品质消费的优质供给造成冲击[13];在农业领域,受餐饮行业需求下降的影响,农副产品运销面临内需萎缩和外销受阻的双重困境,对继续维持农业生产供给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此外,疫情的发展叠加恐慌性抢购需求的冲击,也导致食品、医药用品等基本生活物资生产供给不足,从而出现短期物价上涨[14]。但随着疫情稳定,恐慌性需求下降以及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引导调控,物价上涨会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光恩;;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外部冲击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03期

2 肖勤福;;2012:营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01期

3 李航;樊西为;赵明学;王哲;王志刚;;财政政策工具助力经济增长[J];新理财;2020年04期

4 庞秀萍;;外部冲击对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经济金融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9年07期

5 王良健,钟春平;以外贸为主的外部冲击,竞争与区域经济增长[J];经济地理;2004年02期

6 王永志;中国经济不惧新的外部冲击[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5期

7 武桂馥;80年代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冲击的保护性调节[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9年05期

8 胡鞍钢;SARS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管理评论;2003年04期

9 张平;;“外部冲击”下的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5年05期

10 屈宏斌;;2013中国宏观经济:温和复苏 通胀可控[J];小康(财智);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甘;精英形成、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武汉大学;2013年

2 陈伟平;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3 赵羿安;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4 Jiying(Kelly)Wang;经济发展与文化价值观变迁[D];中南大学;2014年

5 白涛;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崔妍;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探源[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玉珊;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殷阿娜;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绩效评估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9 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密长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邰文燕;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工具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马学;推动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工具理论及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3 康箐芸;上海自贸试验区与开放型经济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9年

4 梁思成;促进D市高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纳税服务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5 熊日群;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

6 王文柳;云南省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7 杨雪露;促进德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8 崔之珍;产学研合作对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9年

9 邱蒙蒙;海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10 谢珍珠;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1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81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b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