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政府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

发布时间:2020-11-17 16:35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城乡间收入差距最为明显。具体体现在,由于我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城镇偏向政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存在不足,使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显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维持在0.47左右,超过国际警戒水平的0.4;城乡居民收入比也由1983年的1.82上升到2017年的2.71,期间甚至达到了3.33的差距峰值。总体考量,近年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总体逐渐缩小态势,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一态势将会更加明显。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水平仍然处于偏高位次,受到资源禀赋差异、政府政策导向和二元经济体制等因素影响而引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长期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从解决措施上来说,通过积极的政府投资支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达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政府经济职能逐步强化,成为市场经济主体一份子,通过积极财政支出进行投资,能够有效调节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对缓解城乡收入差异和降低地区发展不均衡有着重要的实践效果。1981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预算内资金总量只有269.76亿元,政府主导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只有20%,同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则为2.5:1。近年来,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政府的经济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政府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至2017年达到了3.9万亿元,总体规模增长了140多倍;二是从政府投资结构来考量,其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域投资水平和投资方向各不相同,由此传导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通过厘清政府投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探讨政府投资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解决现实问题及理论指导提供参考价值。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构建了一个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机制模型,将城乡收入差距当作区域性产出函数的投入要素,构建增长模型,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收敛性的经济学意义。得到如下结论:(1)保持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一种增长稳定机制;(2)公共投资可以改变城乡收入差距的均衡值。(3)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无法通过区域内的调整解决城乡收入差距。(4)扩大政府投资范围,实现资本在区域之间流动,如果宏观层面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导致区域间产出差距拉大,且较贫困地区将较慢的收敛。在实证层面,本文采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1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政府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单收敛模型以及双变量收敛模型,研究政府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收入差距呈现β收敛,且收敛速度表现为东中西部递减趋势,从收入差距水平来看,中等水平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最快。(2)政府投资呈现β收敛,西部政府投资收敛速度最快,半生命周期最短,低水平政府投资收敛性显著,高于中高水平政府投资。(3)总体上政府投资收敛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收敛,进一步分析可得,西部地区及高政府投资、高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区域的政府投资收敛性对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性的影响更为明显。政策建议层面,首先,目前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集中在非农领域,造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因而必须加强向农村地区政府投资倾斜,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拔高农村政府投资配置效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其次,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的区域差异性,依据政府投资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收入差距水平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匹配差异化的政府投资策略。经检验,城乡收入差距收敛具有区域差异性,且政府投资的收敛速度高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速度。其中,西部地区及高政府投资区域的政府投资收敛性对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性的影响更为明显。我国地域存在资源禀赋差异,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各地面对的发展现状存在严重的地区特征,甚至在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地区资源禀赋和政策偏向性不同,其地区发展战略或经济建设目标各具差异;相应地,政府投资方向和投资力度也必须随之做出变动,依地区特色优化政府投资配置效率,达到适应性政府投资策略。最后,加强政府投资的方向性与规模性。目前来看,我国居民收入来源有财产性、经营性、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其中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城乡收入差距最明显部分。政府投资作为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必须发挥政府投资的本质性功能,加强其作用的方向性与规模性,提高政府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124.7;F812.45
【部分图文】:

城乡收入,城乡收入差距


第四章的理论机制将城乡收入差距当作区域性产出函数的投入要素,构造增长模??型,并从理论上指出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非零的)“均衡点”,所以城乡收入差??距将收敛到此稳定点之上。随后,对均衡点的性质进行进一步分析,各区域的经??济增速差异不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均衡点,因此平衡发展政策本身不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但是,在各地人口水平、初始消费和资本存量以及生产函数(理论??上由产业结构决定)等方面的差异将产生不同的均衡点。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将是条件收敛(假设收敛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证明收敛的点不同)。??以上正是本章使用^收敛模型进行城乡收入差距条件收敛性实证分析的理??由。因此,本章主要基于我国30个省市1978-2017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模型,研宂我国改革幵放40周年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性及变??动周期与速度,以及对本文理论部门结论给予实证检验。??5.1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基本特征??5.1.1时间维度特征??

城乡收入差距,演变趋势,变动情况,收入差距


第5章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性测算及分析??1997?2.1029?2.4361?3.0395?2011?2.5279?2.6857?3.4072??1998?2.0823?2.2023?3.0121?2012?2.5126?2.6668?3.3548??1999?2.1970?2.3559?3.3212?2013?2.4426?2.6070?3.2398??2000?2.2808?2.4922?3.5367?2014?2.3482?2.5593?3.1578??2001?2.3583?2.6008?3.7020?2015?2.3872?2.4872?3.1281??2002?2.4317?2.7814?3.7808?2016?2.3439?2.3983?2.9429??2003?2.5282?2.9315?3.7845?2017?2.3325?2.3006?2.8153??资料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尤其是上世纪九十代以来,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劣势,无法发展外向型贸易??企业,也难以获得外部投资,反观东部沿海地区借此机会使得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向工业化为主转变并得到了持续发展。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主要在此阶段被迅??速拉大。??

国家预算,内资,政府投资


从而避免市场失灵,让经济能够协调运行。另一方面,政府要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城乡发展差距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如何筹资并合理分配,关系到城乡均衡发??展能否取得成功,如果政府能够解决筹资和投资,那么城乡发展差距的问题将会??极大程度的得到解决。??本章节主要关注政府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政府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性会产生什么影响。为此本文先考察了政府投资的变动状况,??继而依据上一章提出的P收敛函数来考察政府投资收敛性的问题,最后本章构建??了双变量收敛关系模型,考察了政府投资收敛是否显著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收??敛,这一影响的方向和大小又是如何。为了挖掘更多的信息,本章又进一步分区??域以及分政府投资强弱和城乡收入差距水平高低对样本进行了划分,考察不同样??本中政府投资收敛性的影响。通过本章分析,就可以详细了解政府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收敛关系。??6.1政府投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旺实;;平衡财政深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建立社会保障和个人收入调节制度[J];财政研究;1991年06期

2 杨继瑞;;试论社会主义个人所得税的性质和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1987年09期

3 王树林;;私营经济的性质及其收入调节[J];改革;1988年01期

4 宋玉学;对雇工经营过高收入调节的选择[J];大庆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5 吴胜,金喜在;不同性质收入的社会功能和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1988年09期

6 刘佐;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所得税[J];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7 解书森,陈冰;脑体收入倒挂的现状、体制原因及改革出路[J];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8 左春文;;关于工资外收入的看法和建议[J];计划经济研究;1989年10期

9 金玉国;;我国个人收入调节的数学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年08期

1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税收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促富治贫收入调节政策研究——兼论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是教育[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海龙;政府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D];安徽大学;2019年

2 赵兴罗;中国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金双华;平衡预算归宿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中明;我国现阶段居民消费分层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婉玲;我国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纳行为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2 赵楠;引入人口老龄化因子的个人所得税收入分解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3 王玲玲;再分配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4 鲁家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收入的再分配效应[D];山东大学;2019年

5 朱弯弯;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D];湖北大学;2015年

6 林明;完善地方税费收入体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7 王月虎;基于公平与效率的个人所得税的数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8 宋珊珊;论税收公平原则下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节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单新萍;转轨时期个人收入分配及其税收政策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丁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创新的归依[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7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87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