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川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前的收入差距在合理的范围内存在,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更多地城镇逐渐形成,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大于农业,形成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城乡收入的差距存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民的收入来源少,收入薄弱,大多数农民有被剥夺的感受,形成心理上的反差。农民心理造成缺失和极大的不平衡,迫于生活的压力,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过激行为,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并且,农村的消费力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因为农民的收入太低,只能够维持日常的生活,无法进行额外的消费,农村消费市场没有打开,无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依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扩大工业生产,在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开始流动,进入城市。农业主要为工业发展服务,工业最后辅助农业的发展,可以实现城乡收入的差距不断缩小的状态。但是由于各地情况具有差异性,特别是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国家制度政策的影响,例如国家的政策倾向于对城市的大力投入,户籍制度对农民在城市发展的种种限制等。所以刘易斯的理论的解释力是有限的。关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全国范围内的研究较多,而在具体到各省市范围内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覆盖不全面,根据各省不同情况,研究方法和选取的指标不同,各省情况具有差异性,并且对于四川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目前缺乏。从1985年到2013年四川的城镇居民平均每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不断扩大的,由1985年的634.7元扩大到2013年的22368元,同时从1985年到2013年四川农民的每个人平均纯收入从299.21元扩大到27895元,2013年四川农村居民每个人平均的纯收入达到1985年的26倍。但是四川省的城乡收入差异一直存在,城乡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从1985到2013年,从335.49元扩大到14473元,扩大了43倍。城乡的收入差异存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民生活无法得到改善,研究四川城镇化如何作用城乡收入差异,如何通过合理发展城镇化来减小城乡差异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介绍理论部分,定义城镇化和城乡的收入差距的概念,介绍文章中所用的理论。接着,论文介绍了四川城镇化的发展状况及问题,比较分析四川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农产品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层面,农民土地保障功能层面等方面进行分析,四川城镇化怎样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然后,论文通过四川1985-2013年年度的数据,分别对四川城镇化和城乡的收入差距,这两个变量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证明四川城镇化会扩大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文章最后提出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减小城乡社会保障的差异,提出土地制度的改革,促进农业的发展,协调大中小城市的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城镇发展筹集资金的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分配制度,税收制度,建立监督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等缩小城乡差距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 城乡收入差距 向量自回归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7;F299.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导论10-1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意义11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11-12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2-13
- 1.4 创新尝试与不足13-14
- 2. 文献研究与理论阐释14-25
- 2.1 国外相关研究14-17
- 2.1.1 城市化及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14-15
- 2.1.2 城乡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倒U理论15
- 2.1.3 城乡收入差距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5-17
- 2.2 国内相关研究17-21
- 2.2.1 关于城镇化问题的研究17-18
- 2.2.2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研究18-20
- 2.2.3 关于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20-21
- 2.3 理论阐释21-25
- 2.3.1 核心概念界定21-23
- 2.3.2 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概释23-25
- 3. 四川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25-41
- 3.1 四川城镇化发展水平及问题分析25-29
- 3.1.1 四川城镇化发展水平25-26
- 3.1.2 四川城镇化问题分析26-29
- 3.2 四川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29-36
- 3.2.1 四川城乡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29-33
- 3.2.2 四川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阶段33-36
- 3.3 四川城镇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36-41
- 3.3.1 制度层面的原因分析36-38
- 3.3.2 政策层面的原因分析38-39
- 3.3.3 农产品市场及房地产市场层面的原因分析39-40
- 3.3.4 农民土地保障功能层面的原因分析40-41
- 4. 四川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41-51
- 4.1 模型的选取41-42
- 4.2 变量的选取42
- 4.3 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和差距实证分析过程42-49
- 4.3.1 平稳性检验42-43
- 4.3.2 向量自回归模型43-45
- 4.3.3 Johansen协整检验45-46
- 4.3.4 脉冲响应函数46-47
- 4.3.5 方差分解47-49
- 4.4 结论与问题分析49-51
- 5. 缩小四川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51-60
- 5.1 推动制度性保障体系建设51-56
- 5.1.1 逐步破除现有的户籍制度51
-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51-52
- 5.1.3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52-53
- 5.1.4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53-55
- 5.1.5 完善法律体系55-56
- 5.2 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以城促乡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56-58
- 5.3 构建城乡发展融资平台,改善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条件58-59
- 5.4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59-60
- 6. 结论与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绪民;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2 陈玉梅;小城镇功能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02期
3 吕巧凤,冯树恩;关于当前加速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认识[J];学术交流;2000年04期
4 苗新华;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的若干思考[J];江南论坛;2000年05期
5 柯元;对老区实施小城镇战略的几点建议[J];老区建设;2000年12期
6 沈立人;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几点理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0年04期
7 孔令德;;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J];今日海南;2000年11期
8 陈东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J];当代建设;2001年01期
9 李爱民,魏建春;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1年11期
10 白国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特征与趋向分析[J];岭南学刊;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定芳;;贵州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与对策思考——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平安;;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昌雄;;城镇化与广西城镇化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5 张蒙;杨文利;;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回顾与思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卢云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7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8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9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诚克;特色是城镇的灵魂和名片[N];贵州日报;2007年
2 马跃然;贵州全力打造特色城镇品牌[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昱甫;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思考[N];中华建筑报;2009年
4 湖北省荆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乔太平;别让城镇化“热”过了头[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评论员;走出一条贵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N];贵州日报;2011年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 执笔人 汤正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N];贵州日报;2011年
7 陈忠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特色城镇现代化的建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记者 刘中山 高宇红;专家学者为我省小城镇建设出谋划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驻马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道军;加快农区城镇化进程的思考[N];驻马店日报;2011年
10 蒋晨飞 甘肃省人口委;在城镇化建设中促进人口均衡发展[N];中国人口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俊;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景阳;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王弓;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7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东;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增繁;当前小城镇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石品;我国小城镇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及破解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白鹤松;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5 李刚;关于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建设的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赵训清;湖北省小城镇建设的模式选择与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晓霞;鞍山市城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8 贾林瑞;移民迁建不同阶段三峡库区云阳县城镇化质量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张丽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10 王凯敏;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四川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8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