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区域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8:55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矛盾的日益突显,以往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实现转换的演进过程和关键阶段。因而,在“新常态”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便显得愈发迫切。基于此,如何通过积极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集聚溢出效应、有效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切实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动力,是现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经济区域需要重点考虑并优先提出解决方案的问题。以我国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为考察对象,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金融集聚的外在特征、引致动因和外在效应,细致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梳理归纳了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发现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联关系,而前者主要通过资金催化、资本形成、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产业整合等五个方面,影响着所在区域乃至周边邻接区...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区域比较研究


研究技术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金融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实证分析[J]. 何宜庆,王希祖,周依仿,白彩全.  金融与经济. 2015(09)
[2]金融集聚、区域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实证研究——以三大经济圈为例[J]. 何宜庆,王耀宇,周依仿,周紫薇.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5)
[3]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高新才,牛丽娟.  兰州学刊. 2014(11)
[4]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蓝色经济区为例[J]. 刘瑞波,张仁钊,崔凤龙.  东岳论丛. 2014(10)
[5]境外金融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启示[J]. 潘峰华,徐晓红,夏亚博,赖志勇.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9)
[6]省域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白彩全,黄芽保,宋伟轩,何宜庆.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9)
[7]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J]. 豆晓利.  金融发展研究. 2014(08)
[8]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发展研究[J]. 何宜庆,廖文强,白彩全,周德才.  华东经济管理. 2014(07)
[9]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首都经济圈内三河市产业规划错位为例[J]. 王喆,杜德瑞,杨李娟.  产业经济评论. 2014(03)
[10]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陆军,徐杰.  学术交流. 2014(02)

博士论文
[1]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研究[D]. 童藤.武汉理工大学 2013
[2]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 丁艺.湖南大学 2010
[3]产业群、城市群的耦合与区域经济发展[D]. 郭凤城.吉林大学 2008
[4]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 邝小文.中共中央党校 2007
[5]区域企业集群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 徐占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6]高新技术经济发展:技术、制度与资本的耦合[D]. 杜金沛.西南财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D]. 苟小兰.西南大学 2014
[2]基于空间回归模型的多尺度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预测研究[D]. 郭龙.华中农业大学 2013
[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 徐文鹤.燕山大学 2012
[4]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D]. 谭玉成.中国海洋大学 2009
[5]区域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的研究[D]. 张婷.武汉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0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0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