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面向中国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科技强国适应策略

发布时间:2020-12-17 01:20
  空间治理是我国治理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领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科技支撑空间治理中存在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割、数据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科学研究与决策管理脱节等问题,严重地阻碍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求。在科技强国建设中,面向中国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适应策略的形成,对中国实现从小康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和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讨论空间治理对象的复杂化、政府决策管理的科学化,以及科技服务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创新、数据建设和知识应用为主体的面向空间治理的科技创新框架,系统讨论了重构统一地理学理论体系和夯实统一地理学数据基础两大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面向中国空间治理现代化的科技强国适应策略


面向空间治理的科技创新框架

空间规划,地理学,理论创新,国土


(1)确定国土空间规划目标的核心理论基础。确定以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的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均衡理论。空间格局演变具有其自身规律,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客观的,但由于目标导向不同,其调控机理和实现路径就有所差异。自然系统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均衡,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均衡,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的均衡,其状态与实现机制是最基本的统一地理学理论,也是阐释所有重要的地理过程和格局的基础理论。(2)研制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技术方法的理论依据。基于地理学研究思维和优势,揭示自然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耦合,无疑是破解全球、国家和地方不同尺度可持续性的重要理论工具。基于自然环境,探讨各自然要素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等可持续性属性,并集成为自然综合体的承载系统,进一步扩充到地球被人类改造后形成的基础设施系统,把资源环境承载力转换为自然综合承载力,再进一步拓展到空间承载力,应该是在这个维度上推进学科发展的方向。反之,从人类社会系统作用自然环境系统也具有丰富的命题,而自然与人类两个系统相互作用,才能够真正破解统一地理学最有理论价值的耦合问题。

科技需求,分析框架,公共风险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空间治理现代化依然是政府主导的过程。管理决策层面的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政府主导过程的关键举措。基于此,空间治理现代化所产生科技需求及科技响应的分析框架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图1)。需求驱动属性包括2个部分:决策管理的公共风险加大,以及决策对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响应属性则涵盖了全部的4个部分:探索减少决策风险,应对决策对象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健全治理功能的适应策略,以及发挥科学价值。决策管理的社会公共风险增大是该框架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当前,治理能力关乎执政水平,错误的、失误的决策管理将带来较大的社会公共风险,导致全球、国家或地方不同空间尺度的重大损失,甚至与人类的生存灭亡、民族的兴盛衰败紧密相关。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是如此,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如此,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也是如此……因此,依托科技支撑治理能力现代化,便成为决策管理的自觉需求、必然选择[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科技创新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王志刚.  机关党建研究. 2020(02)
[2]迎接融合科学与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新时代[J]. 本刊特约评论员.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1)
[3]理解地理“耦合”实现地理“集成”[J]. 宋长青,程昌秀,杨晓帆,叶思菁,高培超.  地理学报. 2020(01)
[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习近平.  社会主义论坛. 2020(01)
[5]中国人文地理学70年创新发展与学术特色[J]. 樊杰.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6]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7]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与空间拓展的基本规律(英文)[J]. 方创琳.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9(10)
[8]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的思考[J]. 黄宝荣,马永欢,黄凯,苏利阳,张丛林,程多威,王毅.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12)
[9]大数据背景下的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J]. 于贵瑞,何洪林,周玉科.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8)
[10]“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论述——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到包容性全球化(英文)[J]. 刘卫东,Michael DUNFORD,高菠阳.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09)



本文编号:2921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21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