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0:48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涉及到要素投入、资源配置、信息交流等方面,这些方面与金融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县域经济增长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支持。但是,金融发展在助力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与县域经济增长不匹配、金融发展县域之间不平衡、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考察我国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探究其经济增长效应的具体形式,对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增长以及不同县域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金融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首先,梳理与总结金融发展测度、地区差异以及金融发展的不同经济增长效应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明确通过构建县域金融发展综合指标对金融发展非线性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的目的,并在理论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假说。其次,根据2006-2010年我国1959个县域的经济与金融单一发展指标(包括GDP、政府收支、金融规模、金融密度等)均值状况,初步得出县域金融对经济的非线性增长作用。接着,考虑从金融深度、金融宽度以及金融发展环境三个层面,全面构建金融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并利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县域金融发展指数,进一步对单个县域展开分析。最后,借助动态...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图
2009 20.53 8.92 4.81 60 26 142010 23.71 10.43 5.91 63 24 13图4.2 县域GDP总量变化趋势图(2)发达县域、中等县域和欠发达县域的产业结构都是“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在各地区经济增长中贡献都是最大的,是各地区的主导产业。2010 年,发达、中等、欠发达 县 域 的 三 次 产 业 比 值 分 别 是 17570:117153:102408 , 3852:12869:9352 和7830:26308:24989。从产业角度来看,发达县域三次产业总量都要高于中欠发达县域,说明发达县域对县域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且该地区的第三产业总量与第二产业差距最小,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相应的第三产业发展也会更好。具体见表 4.5。
和中等县域的投资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县域投资总体趋势良好,但是需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投资力度,促进县域间均衡发展。如图 4.3 所示。图4.3 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4)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都是发达县域最多,中等县域居中,欠发达县域最少。其中,在财政收入方面,发达县域对县域总体的贡献率为 60%以上,中部则为 22%以上,西部只贡献约 13%左右;在财政支出方面,大概一半的财政支出都投放在发达县域,其余部分分别投放在中部和欠发达县域且中等县域约占 60%的比例。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县域各地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都逐年增加,且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然而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维护金融稳定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J]. 邱兆祥,刘永元. 理论探索. 2018(06)
[2]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1978年~2015年黑龙江省数据[J]. 焦晋鹏,赵大伟,杨慧瀛. 农村经济. 2018(10)
[3]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1个省域空间面板数据的研究[J]. 初春,吴福象. 经济问题探索. 2018(10)
[4]县域金融包容的测度及其反贫困效应的空间分析[J]. 吕勇斌,肖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山东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 张帅,张旭. 金融发展研究. 2018(09)
[6]金融密度、服务可及与中国的县域金融[J]. 周天芸. 金融发展研究. 2018(09)
[7]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 陈晔婷,朱锐.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7)
[8]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经济增长周期的关系研究——基于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 丁乙.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3)
[9]中国省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整体趋势与差异化特征:基于两系统耦合模型[J]. 李斌. 金融发展研究. 2017(12)
[10]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比较[J]. 谢玉梅,汪雪川.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博士论文
[1]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 石盛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70632
【文章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图
2009 20.53 8.92 4.81 60 26 142010 23.71 10.43 5.91 63 24 13图4.2 县域GDP总量变化趋势图(2)发达县域、中等县域和欠发达县域的产业结构都是“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在各地区经济增长中贡献都是最大的,是各地区的主导产业。2010 年,发达、中等、欠发达 县 域 的 三 次 产 业 比 值 分 别 是 17570:117153:102408 , 3852:12869:9352 和7830:26308:24989。从产业角度来看,发达县域三次产业总量都要高于中欠发达县域,说明发达县域对县域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且该地区的第三产业总量与第二产业差距最小,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相应的第三产业发展也会更好。具体见表 4.5。
和中等县域的投资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县域投资总体趋势良好,但是需要加大对欠发达县域的投资力度,促进县域间均衡发展。如图 4.3 所示。图4.3 县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4)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都是发达县域最多,中等县域居中,欠发达县域最少。其中,在财政收入方面,发达县域对县域总体的贡献率为 60%以上,中部则为 22%以上,西部只贡献约 13%左右;在财政支出方面,大概一半的财政支出都投放在发达县域,其余部分分别投放在中部和欠发达县域且中等县域约占 60%的比例。由此可见,虽然我国县域各地区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都逐年增加,且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然而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维护金融稳定 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J]. 邱兆祥,刘永元. 理论探索. 2018(06)
[2]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1978年~2015年黑龙江省数据[J]. 焦晋鹏,赵大伟,杨慧瀛. 农村经济. 2018(10)
[3]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1个省域空间面板数据的研究[J]. 初春,吴福象. 经济问题探索. 2018(10)
[4]县域金融包容的测度及其反贫困效应的空间分析[J]. 吕勇斌,肖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山东省县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J]. 张帅,张旭. 金融发展研究. 2018(09)
[6]金融密度、服务可及与中国的县域金融[J]. 周天芸. 金融发展研究. 2018(09)
[7]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 陈晔婷,朱锐. 宏观经济研究. 2018(07)
[8]我国股票市场波动和经济增长周期的关系研究——基于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J]. 丁乙.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3)
[9]中国省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整体趋势与差异化特征:基于两系统耦合模型[J]. 李斌. 金融发展研究. 2017(12)
[10]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比较[J]. 谢玉梅,汪雪川.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博士论文
[1]我国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理研究[D]. 石盛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70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7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