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转型测度与绿色消费贡献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5:05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绿色转型指标和指数体系,测度了中国2004—2018年绿色转型进展。从计算结果看,2004—2008年,绿色转型指数逐年大幅提高;2009—2015年,绿色转型指数上升趋势减缓;2016年以来,绿色转型指数出现略微下降,其中,生产领域绿色转型指数的增大对整体绿色转型程度的提高起着关键支撑作用,但生产领域绿色转型增速开始放缓,消费领域绿色转型指数下滑趋势明显。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绿色转型,针对消费领域亟待构建形成绿色消费政策体系,强化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机制,使得绿色消费成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新抓手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管理. 2020,12(01)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4—2018年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绿色转型指数变化趋势
2004—2018年生活领域资源能源绩效指数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除人均住宅用地绩效指数有所增大,绿色转型程度提高,人均日生活用水绩效指数、人均能源生活消费绩效指数和人均私人载客汽车绩效指数均表现出减小趋势,绿色转型程度呈现减小趋势。反映出生活领域人均资源能源消耗量不断攀升,绿色转型程度不升反降,生活方式绿色化局面亟待形成。人均能源生活消费绩效指数和人均私人载客汽车绩效指数自2004年以来至2018年逐年持续下滑,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过程中对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拥有量的持续增长,且增长势头明显,传统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绿色转型程度有减小趋势;人均生活用水绩效指数自2011年以来呈现减小趋势,体现出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供水覆盖范围在逐步扩大,人均生活用水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亟待形成;人均住宅用地绩效指数自2004—2013年在波动中下滑,2014年以来逐步增长,反映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在大幅减少,资源的稀缺和供给端的限制一定程度约束了生活领域的消费模式,推动了生活领域绿色转型。图5 2004—2018年生活领域资源能源绩效指数变化趋势
2004—2018年生活领域资源能源绩效指数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J]. 曾贤刚,段存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7)
[2]异质性视角下绿色转型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J]. 王晓岭,丁相安,秦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Green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J]. ZHU Me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7(04)
[4]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J]. 张坤. 中国环境管理. 2013(06)
[5]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肖宏伟,李佐军,王海芹. 当代经济管理. 2013(08)
[6]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J]. 薛珑. 统计与决策. 2012(18)
[7]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 诸大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9)
本文编号:2970996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管理. 2020,12(01)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2004—2018年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绿色转型指数变化趋势
2004—2018年生活领域资源能源绩效指数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除人均住宅用地绩效指数有所增大,绿色转型程度提高,人均日生活用水绩效指数、人均能源生活消费绩效指数和人均私人载客汽车绩效指数均表现出减小趋势,绿色转型程度呈现减小趋势。反映出生活领域人均资源能源消耗量不断攀升,绿色转型程度不升反降,生活方式绿色化局面亟待形成。人均能源生活消费绩效指数和人均私人载客汽车绩效指数自2004年以来至2018年逐年持续下滑,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过程中对能源需求和机动车拥有量的持续增长,且增长势头明显,传统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绿色转型程度有减小趋势;人均生活用水绩效指数自2011年以来呈现减小趋势,体现出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供水覆盖范围在逐步扩大,人均生活用水量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亟待形成;人均住宅用地绩效指数自2004—2013年在波动中下滑,2014年以来逐步增长,反映出人均住宅用地面积在大幅减少,资源的稀缺和供给端的限制一定程度约束了生活领域的消费模式,推动了生活领域绿色转型。图5 2004—2018年生活领域资源能源绩效指数变化趋势
2004—2018年生活领域资源能源绩效指数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转型绩效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J]. 曾贤刚,段存儒.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7)
[2]异质性视角下绿色转型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J]. 王晓岭,丁相安,秦曦.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Green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J]. ZHU Me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7(04)
[4]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J]. 张坤. 中国环境管理. 2013(06)
[5]中国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肖宏伟,李佐军,王海芹. 当代经济管理. 2013(08)
[6]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J]. 薛珑. 统计与决策. 2012(18)
[7]从“里约+20”看绿色经济新理念和新趋势[J]. 诸大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9)
本文编号:2970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7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