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23:55
  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拓展其生存空间,同时,不断提高太阳光能利用效率的过程,而人地矛盾为实现这一过程中的跨越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契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气候变化、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等诸多严峻的挑战,且已做出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抉择。实现生态文明依赖于清洁的资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环境,而荒漠地区由于拥有广阔的空间和全球最为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如何开发和利用地球上荒漠,钱学森基于对未来社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考,于1984年提出沙产业这一宏伟构想,即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发展农业型产业来充分利用沙漠戈壁地区丰富的太阳光能。沙产业构想自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讨论,然而沙漠戈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多次对于我国北方沙漠考察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沙产业发展状况距钱老所设想的沙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沙产业的整体认识还有待提高以及沙产业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荒漠广泛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展开沙产...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沙产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研究


图3-1大气上界的太阳光谱辐照度分布图(引自MCFadden[1751等,略有修改)??Figure?3-1?The?solar?spectrum?irra?

C4植物,光合效率,理想条件,太阳光


Figure?3-3The?maximum?photosynthetic?efficiency?for?C3?and?C4?plant?under?the??ideal?conditions?(30°C、380ppm?C〇2)??生物群系尺度上的光合光能转化率在此我们以植物的总初级生产力为指标,??即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所固定的太阳光能与土地上所接受到的太阳光能的比值。??在上面已经提到,全球陆地生物群系每年所能固定的总太阳光能,仅占陆地获得??47??

示意图,太阳总辐射,全球,分布图


?r??图4-1全球荒漠地区分布示意图??Figure?4-1?The?global?distribution?of?the?desert?region??荒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而导致干旱气候的主要因素涉及行星尺度环流、地??形、水汽源的远近以及洋流等四方面原因[234]。其中,行星尺度的环流因素主要是??指由哈德来环流引发的赤道上升气流在纬度30°-40°之间下沉,进而形成地表副热??带高气压系统。南、北回归线附近约10°左右分布的荒漠都是副热带高气压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非洲北部、非洲南部、南美洲西部、北美洲西南部、澳大利亚西??部、阿拉伯半岛以及伊朗高原等荒漠地区,此外,前五大荒漠的形成还耦合了寒??流因素,如流经澳大利亚西部的西澳大利亚寒流,非洲北部的加纳利寒流以及南??美洲西海岸的秘鲁寒流。东亚与中亚荒漠区形成主要是深居大陆内部,距离水汽??源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家用手机就能放牧,北斗改变牧民生活[J]. 陈飚.  卫星应用. 2017(11)
[2]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沙尘起沙、传输和沉降的对比研究[J]. 陈思宇,黄建平,李景鑫,贾瑞,江南萱,康丽泰,马骁骏,谢亭亭.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8)
[3]我国微藻资源开发30年蝉变之路[J]. 刘建国,徐冉.  生物学杂志. 2017(02)
[4]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湿沙层水分特征[J]. 崔徐甲,孙虎,董治宝,罗万银,李继彦,马延东,李超.  中国沙漠. 2017(02)
[5]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降水特征[J]. 周成龙,杨兴华,霍文,钟昕洁,杨帆,何清.  中国沙漠. 2017(02)
[6]库布齐沙漠3种沙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J]. 王睿,周立华,陈勇,赵敏敏,郭秀丽.  中国沙漠. 2017(02)
[7]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产城融合规划探索——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为例[J]. 吕慧芬,刘珊珊,张志丹.  现代城市研究. 2016(12)
[8]经济新常态下内蒙古沙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张睿蕾.  现代农业. 2016(12)
[9]巴丹吉林沙漠全新世的高湖面与泛湖期[J]. 王乃昂,宁凯,李卓仑,王奕心,贾鹏,马玲.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8)
[10]以色列农业科技开发与应用推广服务体系研究[J]. 盛立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5)



本文编号:2971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71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4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