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经济与生态双赢格局背景下全球湾区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03:21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论"的指导思想,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格局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作为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湾区,其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可以兼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文章从绿色经济与绿色环境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了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并以此为分析框架系统回溯了全球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的绿色发展经验,总结了它们的差异性特征,形成了双赢格局背景下湾区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一般性理论模式,为临海或近海地区经济与环境建设,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经济与生态双赢格局背景下全球湾区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区域绿色发展路径

经济带,发展模式,绿色,格局


(1)第一类区域:以依靠政府和发展传统产业为导向,适合“宜商宜业”的发展模式。该类型区域往往之前借助资源禀赋优势换取经济发展空间,但随着生产要素和人口红利递减、环境承载力削弱等因素的出现,以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从环境治理角度看,此类区域在经济上面临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由于人口规模庞大,通常可以利用政策红利和战略规划来重新布局区域产业发展路径;此外,还可以加大区域开放程度,依据自身的科技基础和资本实力有条件引入准迭代绿色技术、承接准迭代绿色产业来缓解燃眉之急,即通过不断降耗来延长区域经济增长的生命周期。在环境保护层面,由于长期对生态资源的消耗,此类区域有可能面临基础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治理,全面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第二类区域:以依靠市场和发展传统产业为导向,适合“宜居宜业”的发展模式。该类型区域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要素驱动结构,而是依靠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规模效应,通过降低边际成本来获得剩余利润。但投资驱动非但不能解决要素驱动资源禀赋消失的困境,反而利用充足的资本金加速了生态资源的消耗,极易造成生态资源供给侧非周期失衡。从环境治理角度看,此类区域在经济上面临产业升级的问题。如能协调自身优势资本优先进入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同时防止热钱涌入消耗型行业,区域产业升级依然可期。在环境保护层面,由于该类型区域消耗型产业化水平较高且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可出台生态补偿措施对相关企业征收生态补偿税,倒逼其退出或进行技术改造,相关税收亦可投入到纳税企业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上,最终保障与提升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绿色金融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 李杨.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2]日本优化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的路径探索[J]. 钱程.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9(05)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全球四大湾区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 李楠,王周谊,杨阳.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03)
[4]国际三大湾区科技人才发展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J]. 余碧仪,黄何,王静雯.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19(03)
[5]旧金山湾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人才培育的启示[J]. 陈媛.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02)
[6]旧金山湾区的启示(二)[J]. 樊明捷.  城市规划通讯. 2019(08)
[7]旧金山湾区的启示(一)[J]. 樊明捷.  城市规划通讯. 2019(07)
[8]纽约—新泽西港务局运作模式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治理的启示[J]. 杨爱平,张吉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9]跨越行政边界的都市区规划实践——纽约大都市区四次总体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孟美侠,张学良,潘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10]世界城市纽约高等教育的演进、特征及启示[J]. 金保华,刘晓洁.  现代教育科学. 2017(06)

硕士论文
[1]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崛起和衰退及其启示[D]. 倪权生.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82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2982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