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对东盟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7 07:09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文简称“海上丝路”)的提出是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地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战略转折点,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推进与亚洲国家的合作层次,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合作创新,“海上丝路”的建设将在第四次产业转移中,给中国以及东盟国家提供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体系日渐完善,许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随着多年的积累,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己在眼前,而东盟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产业发展梯度明显,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基础,同时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有利于国内产业向东盟国家转移,另外,国内产业的输出可以进一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向东盟国家的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为强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深化两大经济体合作提供借鉴意义。本篇论文通过结合使用理论研究与实证模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详细分析中国产业近况和东盟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逐步筛选出适宜中国面向东盟转移的产业和国家,进而探究了中国的产业转移给国内与东盟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本文结构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述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总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产业转移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转移梯度理论
    第二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产业转移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历史特点与新时代特征
        一、投资区域多元不平衡
        二、投资产业多样集中化
        三、新“海上丝路”倡议的解读
    第二节 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国家间战略互信建设
        二、国家治理能力亟待提高
        三、各国多元文化交流冲突
    第三节 国内产业发展趋势与东盟产业合作分析
        一、国内产业结构布局
        二、中国相对东盟优势产业界定
    第四节 中国向东盟产业转移新机遇
        一、第四次产业转移机遇
        二、中国产业转移优势
        三、东盟国家产业承接基础
第四章 东盟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区位条件分析
    第一节 东盟国家对中国产业吸引力测算
        一、相似性系数分析
        二、引力模型测算方法
        三、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
        四、产业吸引力指数分析
    第二节 重点承接目标国分析
        一、东盟国家产业承接准入政策分析
        二、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三、马来西亚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泰国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五章 中国向东盟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对东盟转移产业的选择标准
        一、产业的比较优势准则
        二、贸易合作深化准则
        三、关联产业对外辐射准则
        四、区域经济与金融合作优化准则
        五、贸易要素与非贸易要素协同作用准则
    第二节 中国对东盟国家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东道国的经济水平与产业政策
        二、东道国市场与社会环境
        三、全球化程度与中国合作情况
    第三节 中国向东盟国家产业转移路径分析
        一、“双边相互促进,多边逐步深化”的多层次发展路径
        二、“产业促成规则,规则引导产业”的渐进式发展路径
        三、“共识推动共赢,互信加速融合”的和谐发展路径
    第四节 中国目标产业向东盟国家转移的区位选择
        一、基础设施类产业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技术密集型产业
        四、资本密集型产业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一、政府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二、建立高新产业聚集区
        三、完善金融市场融资功能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J]. 陆建人.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2]马来西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角色[J]. 许培源,陈乘风.  亚太经济. 2016(05)
[3]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的发展机遇——基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视角[J]. 姜凌,江蕴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24)
[4]产业升级与空间均衡视角下成渝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创新[J]. 郭丽娟,邹洋.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5)
[5]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基于三阶段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 程伟晶,冯帆.  国际经贸探索. 2014(02)
[6]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特征与启示[J]. 傅强,魏琪.  经济问题探索. 2013(10)
[7]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1983-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J]. 张琴.  国际贸易问题. 2012(04)
[8]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影响分析[J]. 范文祥.  经济地理. 2010(04)
[9]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J]. 朱兰春.  华商. 2008(11)
[10]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J]. 戴宏伟.  中国经济问题. 2008(03)

博士论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背景下泰中产业合作研究[D]. 泰露露(NISACHOL THAITHONG).广西大学 2017
[2]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D]. 宋哲.武汉大学 2013
[3]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业转移研究[D]. 张云.武汉理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国面向“一带一路”产业转移的国别选择及效应分析[D]. 张理娟.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国—印尼产能合作[D]. 王雨泽.广西大学 2017
[3]我国过剩产能投资“一带一路”的经济效应分析[D]. 程仕英.山西财经大学 2016
[4]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D]. 孔令洁.山西财经大学 2015
[5]CAFTA升级版背景下深化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研究[D]. 黄慧敏.广西大学 2015
[6]中国和东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张帅.广西大学 2012
[7]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张文.合肥工业大学 2012
[8]产业转移效应评价及其区域政策取向[D]. 贾广森.浙江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02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02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8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