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多样化对省域创新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技术多样化对省域创新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过去的几十年,技术发生了巨大的进步,技术多样化也被认为是组织发展的工具。有关技术多样化的研究,本质上是要探讨基于空间地理的技术能力在技术领域的分布,核心是技术发展的方向问题。因此,研究技术多样化对于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利用专利数据衡量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各省域的创新水平和技术多样化水平,并分析其时序特征以及区域分布特征,发现存在很大的差异。然后采用基于临接距离的权重矩阵计算得出创新的莫兰指数,检验创新的空间相关性。继而建立三种空间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通过检验证明空间杜宾模型为最佳模型,继而对空间杜宾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技术多样化对于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确实存在,但是对于本地区的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对于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却不显著,说明在现阶段,省域依旧应该以技术专业化为主,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对于东中西部地区而言,技术多样化对西部地区本地区的溢出效应最大,中部次之,东部地区的最小;而对周边区域的溢出效应中,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为负,且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而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为正。说明技术多样化对于不同区域的溢出效应存在很大的区别,东中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差别很大。本文对于各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技术多样化 空间相关性 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4.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20
- 1.2.1 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12-17
- 1.2.2 技术溢出效应研究17-20
- 1.2.3 文献评述2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20-21
- 1.4 本文的创新点21-22
- 第2章 技术多样化对于区域创新溢出的理论分析22-29
- 2.1 技术多样化的概念22-23
- 2.2 技术多样化系统创新理论23-25
- 2.2.1 耗散结构理论23-24
- 2.2.2 协同学理论24
- 2.2.3 混纯学理论24-25
- 2.2.4 突变理论25
- 2.3 技术多样化的知识溢出理论25-27
- 2.4 理论总结27-29
- 第3章 中国省域创新、技术多样化的特征分析29-41
- 3.1 引言29
- 3.2 中国省域创新水平的特征分析29-34
- 3.2.1 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创新水平的特征分析29-32
- 3.2.2 中国各省域创新水平的特征分析32-34
- 3.3 中国省域技术多样化特征分析34-41
- 3.3.1 数据说明与指标选取34-35
- 3.3.2 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多样化特征分析35-39
- 3.3.3 中国省域技术多样化的特征分析39-41
- 第4章 技术多样化对创新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41-62
- 4.1 空间相关性分析41-46
- 4.2 理论模型、数据选取与数据来源46-51
- 4.2.1 空间计量理论模型47-48
-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48-51
- 4.3 实证模型构建、选择与分析51-62
- 4.3.1 实证模型构建与选择51-54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54-58
- 4.3.3 东、中、西部地区技术多样化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结果58-62
- 第5章 政策建议62-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2
- 致谢72-73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73-74
- 附表B 技术领域与所涉及分类号对照表74-76
- 附表C 部分原始数据(以湖南省为例)76-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刚;郭树东;闫耀民;;美国圣地亚哥的创新集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2 王缉慈;;创新集群 高新区未来之愿景与目标[J];中国高新区;2006年10期
3 马颂德;;加强创新集群培育 实现高新区新跨越[J];中国高新区;2006年10期
4 马颂德;;加强创新集群培育 实现高新区新跨越[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06期
5 姜金贵;梁静国;;企业间的技术创新集群及其生命周期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年11期
6 钟书华;;创新集群:概念、特征及理论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8年01期
7 吴瑞芹;张仁开;;上海发展创新集群的战略研究[J];经济前沿;2008年06期
8 张仁开;;培育创新集群 提升创新能级[J];安徽科技;2008年10期
9 滕堂伟;;关于创新集群问题的理论阐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10 王福涛;钟书华;;创新集群政策的兴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华;陈松;;创新集群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2 王海源;谢洪明;余志良;蓝海林;;整合创新主体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解学梅;;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4 黄西川;刘国柱;;基于技术链与产业链交互效应的创新集群构建路径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欣;;哈尔滨市创新能力的成长与提升研究:副省级城市比较[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克群;;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朱孔来;孙小素;闫峰;;自主创新能力有关理论及其统计监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8 张玉明;;中国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张向阳;张长生;;广州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驱动”实证调研[A];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王钦;;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基本理论、实践选择与案例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壮 杨文利;创新集群 高新区事业发展的“二次创业”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2 记者 宋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江西日报;2007年
3 记者 关秋实;我市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创新集群[N];承德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李蕴棋;集合区域能量 昂起创新“龙头”[N];长春日报;2007年
5 杨文利;打破低端锁定高新区创新集群不断升级[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李壮 杨文利;高新区主任纵论创新集群与国家高新区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7 中华工商时报总编辑 黄文夫;高新区应当成为创新企业的总部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8 记者 刘传书;培育创新集群实现国家高新区新跨越[N];科技日报;2006年
9 邱尧 记者 陈明喜;南昌高新区打造五大产业创新集群[N];南昌日报;2007年
10 辜胜阻;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N];鞍山日报 ;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卫国;创新集群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丁魁礼;创新集群知识治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于秀彬;科技创新集群的系统科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王福涛;创新集群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仵凤清;基于自组织理论与生态学的创新集群形成及演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6 夏亚民;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克俊;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操龙灿;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及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何山;产品创新平台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Hong Yong-Woong;在华韩资中小企业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维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演进的动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丽莎;创新集群的生成机制及其政策选择[D];郑州大学;2011年
3 林秀玉;创新集群的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袁月;基于区域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韩术斌;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6年
6 其格其;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缋效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7 李丹阳;创新型都市圈中创新主体协同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6年
8 马双燕;技术多样化对省域创新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王晶晶;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余泽民;创新集群模式分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技术多样化对省域创新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