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中国区域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协同与响应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17:10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海洋的新时代[1],沿海国家逐渐以海洋经济水平的高低衡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但是,海洋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海洋资源利用不合理、开发不充分现象。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提高海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极为重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海洋经济具有对高新技术高度依赖的特性,拥有与海洋环境相适应的全新技术能够解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海洋产品的深加工水平及附加值率,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催生海洋新兴产业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所以,对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考虑到沿海地区的具体情况,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包括海洋经济总量、海洋经济结构、海洋经济效益、海洋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分属各子系统下的15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构建了包含海洋科技投入、海洋科技产出和海洋科技环境及分属各子系统下的11个指标构建的海洋科技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EVM...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区域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协同与响应关系研究


中国区域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协同与响应关系研究路线图

中国区域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协同与响应关系研究


中国区域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协调发展度空间分布

中国区域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之间的协同与响应关系研究


1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脉冲响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协调模式研究[J]. 王嵩,孙才志,范斐.  地理科学. 2018(03)
[2]更平衡、更充分、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内涵与时代意义[J]. 蔡之兵.  先锋. 2017(12)
[3]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增长关系[J]. 王泽宇,卢函,孙才志.  经济地理. 2017(11)
[4]中国海域使用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J]. 雷磊,高秋香,杨晨.  资源科学. 2017(11)
[5]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新战略[J]. 肖金成,黄征学.  财经智库. 2017(05)
[6]基于Bootstrap-DEA模型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效率空间演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 邹玮,孙才志,覃雄合.  地理科学. 2017(06)
[7]基于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J]. 韩增林,夏康,郭建科,孙才志,邓昭.  自然资源学报. 2017(08)
[8]区域海洋经济对国家海洋战略的响应测度[J]. 王泽宇,张震,韩增林,孙才志,林迎瑞.  资源科学. 2016(10)
[9]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协调互动机制研究[J]. 王艾敏.  中国软科学. 2016(08)
[10]基于SBM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中国海洋经济效率评价研究[J]. 赵林,张宇硕,焦新颖,吴迪,吴殿廷.  资源科学. 2016(03)

博士论文
[1]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当代村落公共空间导控研究[D]. 姜敏.湖南大学 2015
[2]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D]. 陈凯.东北财经大学 2011
[3]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 倪国江.中国海洋大学 2010
[4]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狄乾斌.辽宁师范大学 2007
[5]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 冯年华.南京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转型成效与影响因素研究[D]. 张震.辽宁师范大学 2017
[2]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阻尼效应及空间差异分析[D]. 李欣.辽宁师范大学 2015
[3]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系统构建研究[D]. 车铭哲.重庆大学 2013
[4]海陆统筹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D]. 范斐.辽宁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8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078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