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及优劣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2 18:17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逐渐由以前的高增速、高增长模式向高质量、高水平转变。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明确指出,我们新时期新的发展路线和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以及宏观调控都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助力助推。2017年反映东莞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经济转型的系列指标均为2012年以来最好水平,R&D占比提高到2.48%,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突破50%,一般贸易进出口(全口径)占比达45.9%。从各种指标和特征来看,近年来东莞市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经济发展以效率提升、动力升级、质量提高为根本目标,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东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目前,东莞明确提出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创新驱动,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要不断的融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机构的各种研发资源,加快整合和创造能够引领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优质资源。在此背景下,客观全面判断和监测评估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状况和水平,深入分析研究东... 

【文章来源】: 谭凯鹏 华中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10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及优劣势分析


图2.?6?“中关村指数”、“张江指数”、“杭州创新指数”指标体系共同要素图??

参考图,创新驱动,完整度,综合指标体系


根据东莞的城市属性,以及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指数体??系中地区特色、操作性、覆盖面、针对性和合理性等方面的考虑,“杭州创新指数”??在三个指数体系综合应用比较中有较高的完整度和均衡性(见图2.2),且“杭州??创新指数”也相对符合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测评需求。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会参考“杭州创新指数”的框架,结合东莞的实际情况设置和修改相关指标,??构建一套符合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实际需要的综合评价体系。??综合应用完整度、均衡性比较参考??区特色??合理性操作性?一中关村指数??^?g?W?—张江指数??':二——一、?、/?杭州创新指数??针对^覆盖面??图2.?7创新驱动综合指标体系完整度、均衡性对比参考图??2.3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文从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实况出发,综合评估了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指数体系的??各要素关系,充分借鉴己有的指标体系,基于要有创新发展首先东莞城市要有创新??19??

条形图,创新驱动,东莞市,条形图


从东莞市创新驱动测评指标体系最终的综合分数可以看出,东莞市从2010年??至2017年的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综合得分逐年上升,一年一台阶。2010年测得4.?78??分,2017年测得27.?64分,八年间最高得分与最低得分相差22.86分,2017年综??合得分是2010年综合得分的5.?78倍。得分提高率:2011年较2010年提高13%;??2012年较2011年提高36.?4%;?2013年较2012年提高21%;?2014年较2013年提高??14%;?2015?年较?2014?年提高?44.?6%;?2016?年较?2015?年提高?39.?7%;?2017?年较?2016??年提高33.?6%。从得分提高率来看,2015年至2017年该三年的提升幅度较明显,??年平均增幅达到39.?3%,2015年较2014年增幅最高达44.?6%。这体现出东莞自2015??年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在各种政策环境和社会因素的推动下,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综合成效取得明显进步提升的直观反映。该八年来创新驱动综合成效阶梯提??升,没有回落倒退现象,说明东莞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稳步推进,侧面说明相关创新??驱动发展政策获得成效,尤其是2015年至2017年间,战略性的整体政策使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成效连续获得高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综述与历史演进[J]. 钟荣丙,欧阳一漪.  科技和产业. 2016(07)
[2]基于GIS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量化指标构建及广东实证研究[J]. 张宏丽,袁永.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4)
[3]政策工具维度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分析框架研究[J]. 李良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11)
[4]“创新驱动”战略下大学变革的内涵、维度与路径[J]. 王志强,黄兆信,李菲.  全球教育展望. 2015(11)
[5]创新驱动视角下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J]. 齐秀辉,武志勇.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21)
[6]京鄂皖苏等地创新驱动政策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探讨[J]. 霍慧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2)
[7]国家高新区“三次创业”主题文章之五 基于ISM的张江创新指数指标体系研究[J]. 张莹,刘会武,郑巧英.  中国高新区. 2015(05)
[8]省级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监测评估——一个分析框架[J]. 刘焕,胡春萍,张攀.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8)
[9]创新驱动对优化上海市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 查奇芬,赵丹丹.  中国集体经济. 2015(01)
[10]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评价研究[J]. 魏亚平,贾志慧.  科技管理研究. 2014(19)

硕士论文
[1]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D]. 施丽萍.浙江大学 2011
[2]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 贺莉.武汉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5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15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