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世界经济论文 >

北京市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关系演变

发布时间:2021-04-05 01:02
  1995~2016年,北京市的城镇化率从75.6%提高到了86.5%,但是环境污染制约了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下,构建城镇化-社会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北京市城镇化与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表明:①城镇化与社会经济承载力的综合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呈明显的"U型"趋势;②北京市城镇化与社会经济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三者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现象。 

【文章来源】:科技促进发展. 2020,16(Z1)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北京市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关系演变


城镇化、社会经济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城镇,指数,承载力


图1 城镇化、社会经济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综合指数图3为社会经济承载力综合指数与子指数的计算结果。2002~2003年社会经济承载力综合指数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每个旅行社接待人数(万次)从2002年的1.17万人次下降到0.56万人次,下降幅度达52.1%。2003~2006年社会经济承载力综合指数为上升速度最快,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旅游服务承载力引起的。2007~2009年,社会经济承载力综合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危机引起了企业承载力和旅游服务承载力的下降。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政府的经济承载力一直处于较温和的稳定态势,这主要跟政府的预算有关。

资源环境,综合指数,承载力,指数


图4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与子指数的计算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不断消耗,环境的破坏,北京市经历了“U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这和大多数研究学者研究结果一致[31,32](图4中的趋势线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趋势线)。1995~2002年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由0.53下降到了0.37,下降了30.2%,主要原因可能是该时期的城镇化速度加快,加大了资源的消耗,但该时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未引起太多关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可以从1994年发布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来验证。2002~2005年这个阶段,新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出台,加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得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上升了21.6%,但是2006~2012年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处于一个上下波动的稳态态势,直到2012年后,国家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北京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该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有了很大的回升。3.2 城镇化与社会经济承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协调关系研究[J]. 温彦平,李纪鹏.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7(06)
[2]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演变[J]. 刘凯,邹荟霞,任建兰,赵琳,孙雪.  生态经济. 2017(09)
[3]产业结构变动对城市经济承载力增长的贡献——以辽宁省14个城市为例[J]. 韩帅帅,狄乾斌.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4)
[4]城市热门景区周边居民社会心理承载力研究——以武侯祠锦里为例[J]. 杨娟.  商业经济. 2017(07)
[5]河南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陈聪,丁志伟,康珈瑜,李燕菲.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6]山东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及区域差异研究[J]. 邹荟霞,任建兰,刘凯.  中国名城. 2016(08)
[7]人地关系视角下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以山东省为例[J]. 刘凯,任建兰,张理娟,王泽楠.  经济地理. 2016(09)
[8]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演变与驱动因素[J]. 刘凯,任建兰,程钰,王泽楠.  城市发展研究. 2016(01)
[9]城市规划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徐州市为例[J]. 黄敬军,姜素,张丽,魏永耀,缪世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2)
[10]生态文明视角下区域工业与资源环境耦合发展研究——以东营市为例[J]. 王翔宇,王成新,赵明华.  煤炭经济研究. 2015(04)

硕士论文
[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D]. 崔广明.青岛大学 2017
[2]水资源视角下毕节市人口城镇化发展研究[D]. 樊延.贵州大学 2017
[3]基于地理国情统计分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 任晓茹.武汉大学 2017
[4]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新型城镇化研究[D]. 诸宁扬.青海大学 2017
[5]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D]. 孙菠.吉林大学 2016
[6]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研究[D]. 杜平.西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18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18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