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省际空间经济联系研究 ——基于乘数、溢出与反馈效应
发布时间:2021-04-21 07:16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形复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6.8%。本文所界定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00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进入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近几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等战略规划,西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各部门产出和人民收入都有了较大提升。然而,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西南地区内部差距等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存在于西南地区。区域空间经济联系是不同区域间由于各要素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而产生的市场空间联系,由于市场空间联系而产生的各要素(如产品、劳务、技术、资本等)在不同区域间相互流动。区域空间经济联系不断强化,这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由地理空间上的孤立区域走向相互联系的整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间的各要素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各区域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各区域间的影响力和依存度不断提升,同时,对各区域的技术水平、产业分工、贸易关联以及整体经济实力都有巨大影响。区域联系不仅仅依靠于行政手段,更倾向于市场机制...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方法论意义
二、应用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定义
第二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的研究
一、空间相互作用联系机制
二、空间扩散与集聚机制
第四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距离因素
二、规模以及中心性因素
三、产业分工和合作因素
第五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结构特征的研究
一、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
二、区域空间经济结构的反馈回路与层级分析
第六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定量测度的研究
一、基于引力模型的计量方法
二、回归分析以及相关计量模型
三、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第七节 西南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动态
一、从区域经济和空间联系的视角进行研究
二、从产业分工与行业影响的视角进行研究
三、从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研究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区域空间经济联系框架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定义
二、投入产出分析的功能
第二节 使用投入产出分析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
一、合理性
二、研究内容
三、基本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省际空间经济联系的乘数、溢出与反馈效应
第一节 区域间溢出与反馈模型及数据来源
一、两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二、数据说明
第二节 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乘数效应
第三节 西南地区内两地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一、四川省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二、重庆市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三、云南省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四、贵州省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六、西南地区内两两省市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对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二、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三、加大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加大区域间的宏观协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省汉江经济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J]. 王冰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5)
[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及优化研究[J]. 王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3]中国与东亚及美国的贸易流转:空间结构与反馈回路[J]. 潘文卿,娄莹,张亚雄. 经济学报. 2016(02)
[4]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联系格局演化[J]. 黄馨,黄晓军. 人文地理. 2016(02)
[5]湖南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J]. 赵纯凤,杨晴青,朱媛媛,曾菊新,涂蕾. 经济地理. 2015(08)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J]. 潘文卿. 世界经济. 2015(07)
[7]西南地区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付洪利,杜建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8]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J]. 马颖忆,陆玉麒,柯文前,陈博文. 地理研究. 2015(05)
[9]基于城市经济空间联系的江西省区域发展研究[J]. 廖汉鲁,刘亚平.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基于SNA的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研究[J]. 鲁金萍,刘玉,杨振武,孙久文. 河南科学. 2014(08)
硕士论文
[1]新疆地州市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研究[D]. 刘佳斌.新疆财经大学 2015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经济发展研究[D]. 刘伟.青岛大学 2015
[3]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与实证分析[D]. 郑翔.浙江工商大学 2015
[4]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省际差异分析[D]. 周萌萌.贵州大学 2015
[5]基于空间视角的区域联系分析[D]. 刘瑞娟.长安大学 2014
[6]区域经济联系研究[D]. 付婷婷.兰州大学 2010
[7]京津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分析[D]. 朱婷.天津财经大学 2009
[8]城市间经济联系定量研究[D]. 王海江.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1320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方法论意义
二、应用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案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二、本文的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定义
第二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传导机制的研究
一、空间相互作用联系机制
二、空间扩散与集聚机制
第四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距离因素
二、规模以及中心性因素
三、产业分工和合作因素
第五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结构特征的研究
一、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
二、区域空间经济结构的反馈回路与层级分析
第六节 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定量测度的研究
一、基于引力模型的计量方法
二、回归分析以及相关计量模型
三、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第七节 西南地区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动态
一、从区域经济和空间联系的视角进行研究
二、从产业分工与行业影响的视角进行研究
三、从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研究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区域空间经济联系框架
第一节 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投入产出分析的定义
二、投入产出分析的功能
第二节 使用投入产出分析对区域空间经济联系进行研究
一、合理性
二、研究内容
三、基本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南地区省际空间经济联系的乘数、溢出与反馈效应
第一节 区域间溢出与反馈模型及数据来源
一、两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
二、数据说明
第二节 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乘数效应
第三节 西南地区内两地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一、四川省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二、重庆市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三、云南省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四、贵州省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自治区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五、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西南地区内各省市的溢出与反馈效应
六、西南地区内两两省市间的溢出与反馈效应对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
二、提升交通运输能力
三、加大对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五、加大区域间的宏观协调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省汉江经济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J]. 王冰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5)
[2]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及优化研究[J]. 王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3]中国与东亚及美国的贸易流转:空间结构与反馈回路[J]. 潘文卿,娄莹,张亚雄. 经济学报. 2016(02)
[4]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联系格局演化[J]. 黄馨,黄晓军. 人文地理. 2016(02)
[5]湖南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J]. 赵纯凤,杨晴青,朱媛媛,曾菊新,涂蕾. 经济地理. 2015(08)
[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J]. 潘文卿. 世界经济. 2015(07)
[7]西南地区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付洪利,杜建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8]泛亚高铁建设对中国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南半岛空间联系的影响[J]. 马颖忆,陆玉麒,柯文前,陈博文. 地理研究. 2015(05)
[9]基于城市经济空间联系的江西省区域发展研究[J]. 廖汉鲁,刘亚平.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10]基于SNA的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研究[J]. 鲁金萍,刘玉,杨振武,孙久文. 河南科学. 2014(08)
硕士论文
[1]新疆地州市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研究[D]. 刘佳斌.新疆财经大学 2015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经济发展研究[D]. 刘伟.青岛大学 2015
[3]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与实证分析[D]. 郑翔.浙江工商大学 2015
[4]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与省际差异分析[D]. 周萌萌.贵州大学 2015
[5]基于空间视角的区域联系分析[D]. 刘瑞娟.长安大学 2014
[6]区域经济联系研究[D]. 付婷婷.兰州大学 2010
[7]京津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分析[D]. 朱婷.天津财经大学 2009
[8]城市间经济联系定量研究[D]. 王海江.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51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5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