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理论思考——基于财政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5-21 12: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小康社会后,相对贫困持续存在,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成为"后小康社会"阶段的奋斗目标。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促进社会财富增加的关键工具和实现财富合理分配的直接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围绕两种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形成多种制度安排,实现了物质财富的长期快速增加和脱贫攻坚的胜利"。后小康社会"阶段,要构建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围绕经济社会的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发挥现代财政的共同富裕职能,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政策工具,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文章来源】:求是学刊. 2020,4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文献回顾
二、财政是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支撑
1. 财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加的关键工具
2. 财政是实现财富合理分配的直接手段
三、财政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制度安排
1.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财政安排
2. 新时代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财政安排
四、“后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要以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为保障
1. 财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实现共同富裕
2. 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向研判[J]. 张蕴萍,赵建,叶丹. 改革. 2019(12)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及时代价值[J]. 刘春元,杨雪.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论幸福与信仰[J]. 王婷,练庆伟. 世界哲学. 2018(06)
[4]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 刘国斌,马嘉爽. 商业研究. 2018(06)
[5]我国收入逆向转移形成的特殊机理及控制策略[J]. 乔榛. 学习与探索. 2018(01)
[6]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J]. 邱海平.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4)
[7]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创新——由“基础和支柱说”说起[J]. 高培勇. 管理世界. 2015 (12)
[8]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J].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2)
[9]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J]. 程恩富,张建刚. 求是学刊. 2013(01)
[10]关于国富、民富和共同富裕问题的一些思考[J]. 刘国光. 经济研究. 2011(10)
本文编号:3199737
【文章来源】:求是学刊. 2020,47(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文献回顾
二、财政是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支撑
1. 财政是促进社会财富增加的关键工具
2. 财政是实现财富合理分配的直接手段
三、财政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制度安排
1.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财政安排
2. 新时代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财政安排
四、“后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要以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为保障
1. 财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实现共同富裕
2. 现代财政制度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70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与趋向研判[J]. 张蕴萍,赵建,叶丹. 改革. 2019(12)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及时代价值[J]. 刘春元,杨雪.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3]论幸福与信仰[J]. 王婷,练庆伟. 世界哲学. 2018(06)
[4]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 刘国斌,马嘉爽. 商业研究. 2018(06)
[5]我国收入逆向转移形成的特殊机理及控制策略[J]. 乔榛. 学习与探索. 2018(01)
[6]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J]. 邱海平.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4)
[7]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的创新——由“基础和支柱说”说起[J]. 高培勇. 管理世界. 2015 (12)
[8]论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的财政基础理论建设[J].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14(12)
[9]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J]. 程恩富,张建刚. 求是学刊. 2013(01)
[10]关于国富、民富和共同富裕问题的一些思考[J]. 刘国光. 经济研究. 2011(10)
本文编号:3199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hijiejingjilunwen/3199737.html